馬蹄煮水帶皮好還是不帶皮好

馬蹄煮水帶皮更佳,保留更多營養(yǎng)且增強清熱效果,去皮則口感更清爽但損失部分藥用價值。
馬蹄皮富含蘆丁、膳食纖維及抗氧化物質,帶皮煮水能使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充分釋放。去皮處理會導致20%-30%的多酚類物質流失,降低護血管和抗炎作用。建議用軟毛刷清洗表皮泥土后直接烹煮。
中醫(yī)認為馬蹄皮具有更強的清熱解毒功效,對咽喉腫痛、肺熱咳嗽效果顯著。臨床研究顯示帶皮煮水時槲皮素含量提升3倍,該成分能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糖尿病患者飲用帶皮煮水更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
馬蹄生長環(huán)境可能殘留寄生蟲,需用鹽水浸泡15分鐘再高溫煮沸10分鐘。表皮凹凸處易藏匿姜片蟲卵,建議選購正規(guī)渠道產(chǎn)品。出現(xiàn)表皮霉斑的馬蹄必須去皮,避免黃曲霉素污染。
帶皮煮制會使水色微褐并帶有草本澀味,添加冰糖或梨片可改善。去皮馬蹄水清澈甘甜,適合制作嬰幼兒飲品。胃腸敏感者去皮飲用可減少鞣酸對胃黏膜的刺激。
風熱感冒初期建議帶皮煮水加強發(fā)汗解表,術后恢復期則去皮降低消化負擔。搭配蓮藕時保留表皮增強涼血效果,與雪梨同煮時去皮突出潤肺特性。
馬蹄煮水后建議當日飲用完畢,避免營養(yǎng)成分氧化。體質虛寒者可加入2片生姜中和涼性,運動后補充時搭配少量食鹽平衡電解質。日常保健每周飲用3-4次,每次200ml為宜,慢性腎病患者需控制攝入量。存儲鮮馬蹄時保留泥土包裹置于陰涼處,可保存15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