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都有哪些方法?散步對老人有什么好處?

散步是最簡單的運動,最簡單的鍛煉身體的方法,中老年人散步的好處是什么?讓我們來看看中老年人散步的好處。
中老年人散步的好處
1、提高適應能力
大大提高腦力和智力勞動率,有助于改變不耐煩的性格,提高對各種環(huán)境和事物的適應能力。
2、調節(jié)精神
可以改善腦皮層的興奮、抑制和調節(jié)過程,消除疲勞、放松、冷靜、冷靜。
3、保持關節(jié)的靈活性
散步是慢性溫和的運動,可以保持關節(jié)的靈活性,同時增強腰肌和韌帶的張力和彈性,是防止身體過早僵硬的好方法。
4、提高肌體免疫力
散步作為全身運動,可動員全身大部分肌肉骨骼,增強人體代謝活動、肌肉發(fā)達、血流暢,增強免疫功能,減少患動脈硬化的可能性。
5、提高消化能力
散步時由于腹部肌肉收縮,呼吸稍加深,隔筋上下運動加強,加上腹壁肌肉運動對腸胃的按摩作用會加強消化系統(tǒng)的血液循環(huán),增加腸胃蠕動,提高消化能力。
6、有利于心血管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
加快血液循環(huán),提高血管張力,沖走血管壁沉積物,有效預防動脈硬化等各種心血管疾病。肺透氣量比平時增加了一倍以上,有利于改善呼吸系統(tǒng)功能。
老年人不適合做什么運動?
1、蹲下運動
蹲下運動時,運動重心低,膝關節(jié)負荷過大,引起關節(jié)疼痛,加快關節(jié)軟骨磨損。長時間的猛蹲也會使老年人的血壓不穩(wěn)定。
2、爬山
爬山不利保護老年人的膝關節(jié)。上山時膝關節(jié)的負荷主要來自自自己的重量,下山時,除了承擔自己的體重外,還有身體向下沖擊的力量,這種沖擊會加大對膝關節(jié)的損傷。
3、飯后散步
很多老年人把飯后走百步,活到九十九這句話作為健身語言。其實,飯后一百步走路不適合所有人。從現(xiàn)代醫(yī)學角度來看,就餐尤其是在吃飽飯時,老年人的心臟負荷增加,餐后運動對心血管系統(tǒng)有明顯的負面作用。因此,老年人應避免吃完飯后2小時內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