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后太累了怎么緩解疲勞

運動后疲勞可通過穴位按摩、藥膳食療、拉伸放松、中藥泡腳、調整作息五種方式緩解。
足三里穴位于膝蓋下四橫指處,按壓3分鐘能健脾益氣;合谷穴在手背虎口處,揉按可緩解肌肉酸痛;涌泉穴在足底前部凹陷處,點按促進血液循環(huán)。配合艾條懸灸關元穴效果更佳,每日操作1-2次。
黃芪枸杞燉烏雞補氣養(yǎng)陰,適合大量出汗后食用;山藥蓮子粥健脾安神,運動后晚餐食用最佳;西洋參蜂蜜水含人參皂苷,快速補充能量。避免生冷油膩食物,運動后2小時內補充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
坐姿前屈拉伸腘繩肌,保持15秒;靠墻壓肩放松斜方肌,每次30秒;貓式伸展活化脊柱,重復5-8次。運動后立即進行動態(tài)拉伸,睡前做靜態(tài)拉伸,配合泡沫軸滾動效果更顯著。
艾葉30克+紅花15克煮沸泡腳,活血化瘀;生姜50克切片煮水,驅寒除濕;雞血藤20克+伸筋草15克配伍,舒筋活絡。水溫保持40℃左右,浸泡20分鐘,每周3-4次為宜。
運動后1小時內避免冷水浴,溫水淋浴時間不超過10分鐘。保證23點前入睡,午休20-30分鐘。高強度訓練后48小時內安排恢復性運動,如太極或八段錦,心率控制在100次/分鐘以下。
運動后補充含電解質飲品,香蕉、堅果等富含鎂元素食物可預防抽筋。逐步增加運動強度,每周增量不超過10%。長期疲勞需檢查是否存在氣血兩虛或肝腎不足,可服用生脈飲或六味地黃丸調理。八段錦"兩手托天理三焦"式每日練習,配合腹式呼吸能增強體能恢復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