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或消除運動性疲勞的方法

運動性疲勞可通過中醫(yī)調理、營養(yǎng)補充、科學休息、物理療法及心理調節(jié)綜合緩解。
運動后氣血耗損可選用補氣養(yǎng)血類中藥,如黃芪30克煎水代茶飲,黨參15克配伍枸杞10克燉湯,或服用復方制劑生脈飲。肝郁型疲勞可用柴胡疏肝散加減,腎虛者推薦六味地黃丸。中藥外治法包括艾灸足三里、關元穴各15分鐘,或用藥浴包伸筋草、紅花各20克泡腳20分鐘。
運動后2小時內(nèi)補充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比例3:1的恢復餐,如香蕉配酸奶、紫薯雞胸肉沙拉。缺鐵性疲勞需增加動物肝臟、菠菜等富鐵食物,搭配維生素C促進吸收。可自制能量飲:五味子5克、麥冬10克、蜂蜜1勺沖500ml溫水,每日1劑。
推拿采用揉捏法放松腓腸肌,點按承山穴3分鐘;刮痧沿膀胱經(jīng)從大杼至昆侖穴輕刮;拔罐選擇背部督脈走罐,留罐不超過8分鐘。高頻疲勞者可每周進行1次專業(yè)運動按摩,配合紅外線照射腰背部20分鐘。
深度睡眠期間生長激素分泌達峰值,建議22點前入睡并保證7小時連續(xù)睡眠。午間采用子午覺原則,平躺15分鐘配合腹式呼吸。高強度訓練后實施72小時周期恢復,第1天完全休息,第2天進行游泳等主動恢復,第3天開始低強度訓練。
長期運動疲勞易引發(fā)心理倦怠,可每日晨起練習八段錦兩手托天理三焦式10遍,晚間用酸棗仁15克、合歡皮10克煮水安神。正念冥想選擇身體掃描法,配合檀香精油熏蒸,每次20分鐘。團隊運動員建議每周進行1次團體心理疏導。
運動后及時補充電解質可飲用含鉀鈉的椰子水或自制淡鹽水,訓練前后2小時避免高脂飲食?;謴推诮ㄗh進行太極云手、五禽戲等柔緩運動,單次不超過40分鐘。日??沙浯涛寮悠⑽餮髤⒑瓤蛊谥苿?,但連續(xù)服用不宜超過2周。出現(xiàn)持續(xù)心悸、夜間盜汗等虛勞癥狀需及時就醫(yī)排查心肌損傷或內(nèi)分泌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