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偽粗糧”讓血糖飆升,很多人不知道還在天天吃!醫(yī)生咋說

粗糧本是控糖好幫手,可有些“偽裝者”披著健康外衣,卻能讓血糖坐火.箭!超市貨架上那些看似養(yǎng)生的食品,可能正在悄悄破壞你的血糖管理計劃。今天就來扒一扒這些“偽粗糧”的真面目。
一、這些“粗糧”其實是精制碳水
1、全麥面包的陷阱
很多標榜“全麥”的面包,配料表第一位卻是小麥粉。真正的全麥面包應該用整粒小麥研磨,顏色偏褐且能看到麩皮顆粒。選購時要認準配料表“全麥粉≥50%”的標識。
2、即食燕麥片的貓膩
經(jīng)過膨化處理的即食燕麥片,升糖指數(shù)比傳統(tǒng)燕麥片高出30%。速溶燕麥在加工過程中破壞了膳食纖維,消化吸收速度大幅加快。建議選擇需要煮制的鋼切燕麥或傳統(tǒng)燕麥片。
3、雜糧餅干的真相
號稱添加了十幾種雜糧的餅干,實際主要成分仍是精制面粉。為了改善口感,這類產品往往添加了大量糖和油脂,熱量堪比普通餅干。
二、加工方式偷走了營養(yǎng)
1、雜糧粉的缺陷
將雜糧磨成粉后,膳食纖維結構被破壞,升糖速度明顯加快。比如玉米面、蕎麥粉的GI值就比完整顆粒高出許多。建議優(yōu)先選擇完整顆粒的雜糧。
2、膨化雜糧零食
雜糧米果、雜糧圈等膨化食品,經(jīng)過高溫高壓處理后,淀粉糊化程度極高。這類零食的血糖反應甚至可能超過白米飯。
3、預拌雜糧米的誤區(qū)
市售預拌雜糧米中,糙米等真粗糧占比往往不足30%。更有些產品為了縮短烹煮時間,對谷物進行了拋光處理,損失了大量B族維生素。
三、如何辨別真?zhèn)未旨Z
1、看配料表排序
真正的粗糧食品,粗糧成分應該排在配料表第一位。如果前三位出現(xiàn)“小麥粉”、“白砂糖”等,就要提高警惕。
2、觀察質地狀態(tài)
保留完整顆粒的雜糧更健康,比如能看到完整燕麥粒的麥片,比粉末狀的產品更有利于控糖。
3、注意加工工藝
選擇加工工序少的產品,通常加工程度越深,GI值越高。低溫烘焙優(yōu)于高溫膨化,整粒優(yōu)于粉碎。
四、科學搭配更控糖
1、粗細糧混搭
將糙米、燕麥等粗糧與白米按1:2比例混合,既能保證口感,又能平穩(wěn)血糖。
2、搭配優(yōu)質蛋白
吃粗糧時配合雞蛋、瘦肉或豆制品,蛋白質能延緩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速度。
3、控制食用量
即使是真粗糧,過量攝入同樣會導致血糖波動。每餐主食量控制在拳頭大小為宜。
控糖路上最怕遇到“偽隊友”,這些披著粗糧外衣的高GI食品,可能正在暗中破壞你的努力。下次采購時記得擦亮眼睛,選擇真正保留完整營養(yǎng)的粗糧產品。搭配合理的烹飪方式和進食順序,才能讓粗糧發(fā)揮應有的健康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