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尿管結石0.9毫米多數(shù)情況下可以自行排出。結石排出概率主要與結石位置、泌尿系統(tǒng)解剖結構、日常飲水量、疼痛耐受度等因素相關。
1、結石位置:位于輸尿管下段的結石更易排出,上段結石可能因輸尿管生理狹窄而滯留,建議通過超聲復查定位。
2、解剖結構:輸尿管先天狹窄或前列腺增生患者排出難度增加,需評估是否合并尿路梗阻,必要時采用藥物擴張輸尿管。
3、飲水量:每日飲水超過2000毫升可增加尿流沖刷作用,但需避免短時間內大量飲水導致腎絞痛加重。
4、疼痛管理:適度活動有助于結石移動,但劇烈疼痛提示可能需藥物干預,可遵醫(yī)囑使用坦索羅辛等α受體阻滯劑。
建議每日保持適量跳躍運動,避免高草酸飲食,若72小時內未排出或出現(xiàn)發(fā)熱血尿需急診處理。
輸尿管結石通??赏ㄟ^藥物排石或體外碎石治療,當存在結石直徑超過10毫米、合并嚴重腎積水、反復感染或保守治療無效等情況時建議手術干預。
1、結石過大結石直徑超過10毫米難以自行排出,可能引發(fā)尿路梗阻。此時可選擇輸尿管鏡碎石術或經皮腎鏡取石術,術前需完善泌尿系CT評估。
2、腎積水加重結石導致中重度腎積水可能損害腎功能,伴隨腰部脹痛、尿量減少。需緊急解除梗阻,常采用輸尿管支架置入聯(lián)合碎石手術。
3、反復尿路感染結石合并反復發(fā)熱、膿尿等感染癥狀,可能引發(fā)膿毒血癥。應在控制感染后行手術治療,避免使用頭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期間碎石。
4、保守治療失敗藥物排石治療4周無效或結石位置無變化,伴隨持續(xù)腎絞痛。可選用α受體阻滯劑坦索羅辛輔助后,再考慮手術干預。
術后需增加每日飲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攝入,定期復查泌尿系超聲監(jiān)測復發(fā)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