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生患腎結石的概率相對較低。腎結石多見于成年人,兒童青少年發(fā)病率較低,主要與代謝異常、飲食結構、遺傳因素、泌尿系統畸形等因素有關。
1、代謝異常高鈣尿癥、高尿酸血癥等代謝問題可能增加結石風險,建議定期檢查尿常規(guī)和血生化指標。
2、飲食結構過量攝入高草酸食物、高鹽飲食、飲水不足等不良飲食習慣可能誘發(fā)結石,需保持均衡飲食和充足飲水。
3、遺傳因素家族中有腎結石病史者發(fā)病風險較高,這類學生應加強預防性篩查。
4、泌尿畸形先天性泌尿系統結構異??赡軐е履蛞簻?,增加結石形成機會,需通過超聲檢查排查。
建議初中生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飲水量,限制高鹽高糖飲食,出現腰痛、血尿等癥狀及時就醫(yī)檢查。
腎臟結石碎石多數情況無須住院,實際是否需要住院取決于結石大小、位置、并發(fā)癥風險及患者基礎健康狀況等因素。
1、結石大小直徑小于10毫米的結石通常可通過門診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無須住院;超過20毫米的復雜結石可能需要住院行經皮腎鏡碎石術。
2、結石位置腎盂或上盞結石易處理,多門診完成;下盞結石或鹿角形結石因操作難度大,常需住院治療。
3、并發(fā)癥風險合并尿路感染、腎功能不全或出血傾向者需住院觀察;單純性結石無并發(fā)癥者可門診處置。
4、患者狀況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者建議住院監(jiān)測;年輕體健者門診治療更安全。
術后應增加飲水量至每日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攝入,定期復查泌尿系超聲評估排石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