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尿管盆段結石位于輸尿管跨越髂血管至膀胱入口之間的區(qū)域,屬于輸尿管下段解剖結構。
1、髂血管交叉處結石易卡壓在輸尿管跨越髂總動脈分叉處,此處因血管壓迫形成生理性狹窄。
2、膀胱壁內段輸尿管斜穿膀胱壁時形成長約1.5厘米的隧道樣結構,解剖狹窄易導致結石滯留。
3、輸尿管開口膀胱三角區(qū)輸尿管口直徑僅2-3毫米,結石通過時可能嵌頓于該生理性狹窄部位。
4、盆腔韌帶固定點輸尿管在盆腔內被子宮闊韌帶或直腸側韌帶固定,活動度降低區(qū)域易發(fā)生結石停滯。
出現(xiàn)腰腹部放射痛或血尿癥狀應及時就醫(yī),通過超聲或CT檢查可準確定位結石位置,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飲水量。
輸尿管結石5毫米屬于較小體積,多數(shù)可通過保守治療排出。結石處理方式主要與位置、癥狀程度、腎功能狀態(tài)、并發(fā)癥風險等因素相關。
1、結石體積5毫米結石在輸尿管結石中屬于中等偏小,約一半概率可自行排出。建議增加飲水量促進排泄,每日飲水量建議超過2000毫升。
2、梗阻位置結石位于輸尿管上段時排出難度較大,可能伴隨劇烈腰痛。中下段結石排出概率較高,可配合醫(yī)生使用坦索羅辛等藥物擴張輸尿管。
3、癥狀程度若無明顯腎積水或感染,可優(yōu)先嘗試藥物排石。若出現(xiàn)持續(xù)絞痛、發(fā)熱或血尿加重,需考慮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
4、基礎疾病合并糖尿病、腎功能不全等基礎疾病時需更積極干預。尿酸結石患者可配合枸櫞酸鉀堿化尿液治療。
建議定期復查超聲監(jiān)測結石位置變化,避免劇烈運動導致結石嵌頓,飲食需根據(jù)結石成分調整鈣、草酸、嘌呤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