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癌晚期死前癥狀主要包括劇烈骨痛、病理性骨折、全身衰竭、呼吸困難等,癥狀按嚴重程度從早期表現到終末期進展排列。
1、劇烈骨痛腫瘤侵犯骨膜或壓迫神經導致持續(xù)性鈍痛或刺痛,夜間加重,常規(guī)止痛藥效果有限,需使用嗎啡類鎮(zhèn)痛藥物如硫酸嗎啡緩釋片、芬太尼透皮貼劑、鹽酸羥考酮控釋片。
2、病理性骨折骨質被腫瘤破壞后輕微外力即可引發(fā)骨折,常見于承重骨如股骨、脊柱,需通過外固定或骨水泥填充緩解,同時使用雙膦酸鹽類藥物如唑來膦酸、帕米膦酸二鈉抑制骨破壞。
3、全身衰竭表現為極度消瘦、貧血、惡病質,與腫瘤消耗和代謝紊亂有關,需營養(yǎng)支持治療,可補充腸內營養(yǎng)粉劑、氨基酸注射液、脂肪乳注射液等。
4、呼吸困難多因肺轉移或胸腔積液導致,需吸氧或胸腔穿刺引流,可配合使用利尿劑如呋塞米減輕水腫,必要時使用鎮(zhèn)靜劑減少氧耗。
晚期患者需加強疼痛管理和舒適護理,家屬應協助保持體位舒適,定期翻身預防壓瘡,必要時尋求安寧療護團隊支持。
腳崴后48小時內應冷敷,48小時后可熱敷。正確處理方式主要有急性期冷敷、恢復期熱敷、藥物鎮(zhèn)痛、固定制動。
1、冷敷:崴腳后48小時內血管破裂出血,冷敷可收縮血管減輕腫脹。使用冰袋隔毛巾敷患處,每次不超過20分鐘。
2、熱敷:48小時后轉為熱敷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速組織修復??捎?0℃左右熱毛巾敷15分鐘,每日多次。
3、藥物鎮(zhèn)痛:疼痛明顯時可遵醫(yī)囑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凝膠、氟比洛芬貼膏等藥物緩解癥狀。
4、固定制動:嚴重扭傷需彈性繃帶固定或支具保護,避免患肢負重行走,必要時進行X光檢查排除骨折。
崴腳后建議抬高患肢,初期避免揉搓按摩,若腫脹持續(xù)加重或無法承重應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