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喝水多小便多可能由血糖控制不佳、滲透性利尿、自主神經病變、尿路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過調整降糖方案、補充電解質、營養(yǎng)神經治療、抗感染等方式改善。
1. 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導致血漿滲透壓升高,刺激口渴中樞引發(fā)多飲,同時腎小管重吸收水分能力下降出現(xiàn)多尿。需監(jiān)測血糖并調整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如二甲雙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的用量。
2. 滲透性利尿血糖超過腎糖閾時,葡萄糖從尿中大量排出并帶走水分。建議分次飲用淡鹽水,配合使用鈉-葡萄糖協(xié)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如達格列凈、恩格列凈、卡格列凈。
3. 自主神經病變長期高血糖損害膀胱感覺神經,導致排尿反射異常。可應用甲鈷胺修復神經,配合排尿訓練,必要時使用M受體阻滯劑如索利那新、托特羅定、奧昔布寧。
4. 尿路感染尿糖增高易滋生細菌,出現(xiàn)尿頻尿急伴排尿灼痛。需進行尿培養(yǎng)后選擇敏感抗生素如磷霉素、呋喃妥因、頭孢克肟,同時加強會陰清潔。
建議每日記錄飲水量與尿量,定期復查血糖、尿常規(guī)及腎功能,避免攝入含糖飲料,運動前后注意補充水分。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屬于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通過及時規(guī)范治療多數患者可完全恢復。治療方法包括補液糾正脫水、胰島素降糖、糾正電解質紊亂及病因治療。
1、補液治療快速補充生理鹽水改善脫水狀態(tài),24小時補液量通常達到4000-6000毫升,需根據患者心肺功能調整輸液速度。
2、胰島素治療采用小劑量胰島素持續(xù)靜脈滴注,每小時降低血糖3.9-6.1mmol/L為宜,當血糖降至13.9mmol/L時需改用葡萄糖加胰島素輸液。
3、糾正電解質密切監(jiān)測血鉀水平,尿量恢復后立即補鉀,同時注意糾正低鈉、低磷等電解質紊亂,維持酸堿平衡。
4、病因處理積極控制感染等誘因,對于新發(fā)糖尿病患者需進行糖尿病分型診斷,制定長期控糖方案預防復發(fā)。
治療期間需嚴格監(jiān)測生命體征及實驗室指標,恢復后應加強糖尿病教育,堅持血糖監(jiān)測與定期復診,避免誘因可有效預防再次發(f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