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阻塞性黃疸怎么治療

嬰兒阻塞性黃疸可通過光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干預,通常由膽道閉鎖、膽總管囊腫、遺傳代謝病等因素引起。
藍光照射是新生兒黃疸的常規(guī)治療手段,通過特定波長光線促使膽紅素轉化為水溶性物質排出體外。光療需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期間需遮蓋嬰兒眼睛及會陰部,防止光線損傷。光療后可能出現腹瀉、皮疹等暫時性反應,通常無須特殊處理。
苯巴比妥片可激活肝臟酶系統促進膽紅素代謝,茵梔黃口服液能利膽退黃,熊去氧膽酸膠囊可改善膽汁淤積。藥物使用需嚴格遵醫(yī)囑,避免自行調整劑量。用藥期間需監(jiān)測肝功能變化,觀察有無嗜睡、嘔吐等不良反應。
對于膽道黏液栓導致的暫時性梗阻,可在超聲引導下經皮肝穿刺膽道沖洗。該操作需由放射科或兒科醫(yī)師執(zhí)行,術后需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操作后需密切觀察有無出血、膽漏等并發(fā)癥。
膽道閉鎖患兒需在出生后60天內行葛西手術,重建膽汁引流通道。術前需完善MRCP等影像評估,術后需長期使用利膽藥物并監(jiān)測營養(yǎng)狀況。手術成功率與患兒月齡及肝硬化程度密切相關。
終末期肝病或葛西手術失敗患兒需考慮肝移植,活體肝移植可縮短等待時間。術前需評估供受體匹配度,術后需終身服用免疫抑制劑。移植后需定期監(jiān)測排斥反應及機會性感染風險。
家長應每日記錄嬰兒皮膚黃染范圍及大便顏色,母乳喂養(yǎng)者無須停喂但需增加喂養(yǎng)頻率。外出時避免陽光直射,衣物選擇淺色棉質材質。定期復查血膽紅素及肝功能,若發(fā)現白陶土樣大便或尿液深黃需立即就醫(yī)。保持臍部清潔干燥,接觸嬰兒前后嚴格洗手以預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