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便出血怎樣調理

大小便出血需警惕泌尿系統(tǒng)或消化道病變,常見原因包括痔瘡、尿路感染、腸道炎癥,調理需結合病因采取藥物、膳食及生活習慣調整。
痔瘡是直腸靜脈叢曲張所致,排便時摩擦導致出血,血色鮮紅且附著糞便表面。中醫(yī)認為與濕熱下注、氣虛下陷有關。治療可選用槐角丸清熱涼血,外用馬應龍痔瘡膏消腫止痛,嚴重者需手術結扎或吻合器痔切除術。日常避免久坐久站,練習提肛運動改善局部循環(huán)。
細菌感染尿道或膀胱時可能出現(xiàn)血尿,伴隨尿頻尿急。中醫(yī)辨證多屬膀胱濕熱,可服用八正散清熱利濕,西藥如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每日飲水2000ml以上沖刷尿道,食用車前草粥或玉米須茶輔助利尿消炎。反復發(fā)作需排查泌尿系結石等原發(fā)病。
潰瘍性結腸炎或克羅恩病會導致黏液血便,中醫(yī)歸為腸風臟毒。急性期用白頭翁湯清熱解毒,緩解期以參苓白術散健脾化濕。西藥常用美沙拉嗪腸溶片,重癥需生物制劑治療。飲食避免辛辣刺激,推薦山藥小米粥養(yǎng)護腸黏膜。
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表現(xiàn)為柏油樣黑便,伴上腹痛。中醫(yī)屬胃絡損傷,可用黃土湯溫中止血,西藥以奧美拉唑抑酸護胃為主。出血量大需內鏡下止血或手術。日常少食多餐,飲用蒲公英茶抑制幽門螺桿菌。
持續(xù)便血或血尿需排除結直腸癌、膀胱癌等惡性病變。早期腫瘤可能無痛性出血,伴隨體重下降。確診需腸鏡、膀胱鏡及病理檢查。術后配合黃芪靈芝湯扶正抗癌,定期復查腫瘤標志物。
調理期間需忌酒及辛辣燥熱食物,適量食用黑木耳、藕粉等養(yǎng)血食材。練習八段錦兩手托天理三焦式促進氣血運行,避免劇烈運動加重出血。觀察出血量及顏色變化,若出現(xiàn)頭暈心悸等失血癥狀應立即就醫(yī)。長期出血患者可服用歸脾丸調補氣血,配合艾灸足三里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