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骨質疏松怎樣治療

關鍵詞: #骨質疏松
關鍵詞: #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可通過鈣劑補充、維生素D補充、抗骨吸收藥物、促骨形成藥物、生活方式調整等方式治療。骨質疏松通常由鈣攝入不足、維生素D缺乏、雌激素水平下降、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
鈣是骨骼的主要成分,鈣劑補充可增加骨密度。常用鈣劑包括碳酸鈣、檸檬酸鈣、乳酸鈣等。鈣劑需與維生素D同服以促進吸收,長期缺鈣會導致骨量減少,增加骨折風險。
維生素D促進腸道鈣吸收和腎臟鈣重吸收,缺乏會導致鈣代謝異常。可通過曬太陽或口服維生素D制劑補充,嚴重缺乏者需使用活性維生素D治療。
雙膦酸鹽類藥物如阿侖膦酸鈉、唑來膦酸可抑制破骨細胞活性,減少骨吸收。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jié)劑如雷洛昔芬適用于絕經后女性,可降低骨折風險。
甲狀旁腺素類似物如特立帕肽可刺激成骨細胞活性,促進骨形成。適用于嚴重骨質疏松患者,需在醫(yī)生指導下短期使用。
適量負重運動如步行、爬樓梯可刺激骨形成。戒煙限酒,避免過量咖啡因攝入。預防跌倒,改善居家環(huán)境安全性,使用防滑墊和扶手。
骨質疏松患者需保證每日鈣攝入量800-1200毫克,維生素D攝入量400-800國際單位。建議每周進行3-5次負重運動,每次30分鐘,如快走、太極拳等。多食用富含鈣的乳制品、豆制品、深綠色蔬菜,限制高鹽飲食。定期監(jiān)測骨密度,評估治療效果,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注意防跌倒措施,避免提重物和劇烈轉身動作,必要時使用髖部保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