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石打碎后無法排出可通過藥物輔助排石、體位引流、增加液體攝入、體外沖擊波碎石等方式治療。通常由結石體積過大、輸尿管狹窄、尿液濃縮、代謝異常等原因引起。
1、藥物輔助排石遵醫(yī)囑使用坦索羅辛松弛輸尿管平滑肌,雙氯芬酸鈉緩解水腫疼痛,枸櫞酸氫鉀鈉堿化尿液促進溶解。適用于直徑小于6毫米的結石。
2、體位引流根據結石位置采取膝胸臥位或倒立體位,利用重力幫助結石移動。腎下盞結石需配合背部叩擊,每日重復進行3-4次。
3、增加液體攝入每日飲水超過2500毫升增加尿流沖刷力,可飲用檸檬水抑制結晶形成。避免濃茶咖啡等利尿飲品導致脫水。
4、體外沖擊波碎石對于直徑超過8毫米的嵌頓結石,需通過體外沖擊波將結石進一步粉碎。術后可能出現血尿或腎絞痛,需密切觀察。
建議保持每日尿量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高嘌呤飲食,定期復查超聲監(jiān)測排石情況。如出現持續(xù)發(fā)熱或劇烈腰痛需立即就醫(yī)。
B超檢查不出輸尿管結石可能與結石體積過小、腸道氣體干擾、患者體型肥胖、結石位置隱蔽等因素有關。輸尿管結石的診斷通常需要結合CT尿路造影或X線檢查。
1、結石體積小直徑小于3毫米的微小結石可能因超聲分辨率限制而漏診,這類結石多由尿液濃縮導致,可通過增加飲水量促進排出。
2、腸道氣體干擾輸尿管中段被腸道覆蓋時,腸氣會阻礙超聲波穿透,常見于便秘或腹脹人群,建議檢查前清潔灌腸改善顯影條件。
3、肥胖因素腹壁脂肪過厚會衰減超聲波能量,導致深部輸尿管顯像模糊,BMI超過28者建議選擇非超聲類影像學檢查。
4、解剖位置特殊輸尿管膀胱壁內段因角度曲折且被膀胱壁包裹,結石易被漏診,此時需采用膀胱鏡或逆行尿路造影明確診斷。
懷疑輸尿管結石但B超陰性時,應避免劇烈運動并及時復查,可選擇低劑量CT檢查提高檢出率,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飲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