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到小腿酸疼怎么辦

膝蓋到小腿酸疼可通過休息制動、熱敷冷敷、按摩理療、藥物治療、康復訓練等方式緩解。膝蓋到小腿酸疼通常由運動損傷、骨關節(jié)炎、腰椎病變、靜脈曲張、骨質(zhì)疏松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動,避免爬樓梯或負重行走。使用護膝或彈性繃帶固定膝關節(jié),減少關節(jié)面摩擦。臥床時抬高患肢15-20厘米,促進靜脈回流。建議選擇硬板床,側臥時雙膝間夾枕頭保持生理曲度。
損傷48小時內(nèi)采用冰袋冷敷,每次15分鐘間隔2小時,減輕組織腫脹。慢性疼痛可用40℃熱毛巾敷20分鐘,每日3次改善血液循環(huán)。注意糖尿病患者熱敷溫度不超過38℃,避免燙傷。冷熱交替敷法適合運動后肌肉酸痛。
沿腓腸肌至跟腱方向進行指壓按摩,配合扶他林軟膏緩解肌肉痙攣。醫(yī)院可采用超聲波或紅外線理療,促進炎癥吸收。中醫(yī)推拿需避開腘窩血管神經(jīng),重點松解委中、承山穴位。腰椎病變者可嘗試牽引治療。
非甾體抗炎藥如塞來昔布膠囊可緩解骨關節(jié)炎疼痛,氨基葡萄糖膠囊?guī)椭浌切迯?。靜脈曲張患者需服邁之靈片改善靜脈回流,配合彈力襪治療。骨質(zhì)疏松需補充碳酸鈣D3片和阿侖膦酸鈉片,嚴重者注射唑來膦酸注射液。
急性期后開始直腿抬高和踝泵運動,逐步增加靠墻靜蹲訓練。水中步行可減少關節(jié)負重,游泳時避免蛙泳蹬腿動作。瑜伽樹式姿勢能增強膝關節(jié)穩(wěn)定性,單腿站立時間從30秒逐步延長至2分鐘。所有訓練以不引發(fā)疼痛為度。
日常應控制體重減輕關節(jié)負荷,BMI超過24需制定減重計劃。飲食多攝入富含鈣質(zhì)的牛奶、豆腐,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避免長時間保持跪姿或盤腿坐,久坐時每1小時起身活動5分鐘。選擇緩沖性好的運動鞋,老年患者建議使用拐杖輔助行走。若疼痛持續(xù)2周無緩解或出現(xiàn)夜間靜息痛,需及時排查半月板損傷、腰椎間盤突出等器質(zhì)性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