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常見并發(fā)癥是什么

胃癌的常見并發(fā)癥主要有消化道出血、幽門梗阻、胃穿孔、癌性腹水、遠處轉移等。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需及時就醫(yī)干預。
胃癌組織侵蝕血管可能導致嘔血或黑便,急性大出血可表現為面色蒼白、心悸甚至休克。胃鏡檢查可明確出血部位,必要時需內鏡下止血或輸血治療。常用止血藥物包括云南白藥膠囊、凝血酶凍干粉、注射用血凝酶等。
腫瘤生長阻塞幽門部時會出現腹脹、嘔吐隔夜食物等癥狀。鋇餐造影可見胃擴張和排空延遲,需禁食胃腸減壓,嚴重者需放置空腸營養(yǎng)管或行胃空腸吻合術緩解梗阻。
晚期胃癌浸潤全層可能導致突發(fā)上腹劇痛、板狀腹等穿孔體征。立位腹平片可見膈下游離氣體,需緊急手術修補穿孔并清洗腹腔,術后需使用注射用奧美拉唑鈉、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等藥物抗感染。
腹膜轉移時腹腔滲出液增多,表現為進行性腹脹和移動性濁音。超聲引導下腹腔穿刺引流可緩解癥狀,必要時腹腔灌注順鉑注射液等化療藥物,同時需補充人血白蛋白維持膠體滲透壓。
胃癌可通過淋巴或血行轉移至肝臟、肺部、骨骼等部位,相應出現黃疸、咳嗽、病理性骨折等癥狀。PET-CT有助于評估轉移范圍,轉移灶可考慮放療或靶向治療,如注射用曲妥珠單抗、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等。
胃癌患者日常需選擇易消化的軟食,少食多餐避免加重胃腸負擔。適當補充優(yōu)質蛋白如蒸蛋羹、魚肉泥等,避免辛辣刺激及腌制食物。術后患者應定期復查胃鏡和腫瘤標志物,出現體重驟降、持續(xù)腹痛等癥狀需立即就診。保持規(guī)律作息和適度活動有助于增強免疫力,但需避免劇烈運動導致傷口裂開或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