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結石疼痛發(fā)作可通過藥物鎮(zhèn)痛、局部熱敷、調整體位、就醫(yī)碎石等方式緩解。腎結石疼痛通常由結石移動刺激輸尿管、尿路梗阻、感染或代謝異常等因素引起。
1、藥物鎮(zhèn)痛遵醫(yī)囑使用雙氯芬酸鈉栓劑、鹽酸曲馬多片或布洛芬緩釋膠囊等鎮(zhèn)痛藥物,可阻斷前列腺素合成或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緩解痙攣性疼痛。
2、局部熱敷用40℃左右熱毛巾敷于腰部或下腹部,通過熱效應放松輸尿管平滑肌,每次持續(xù)15-20分鐘,注意避免燙傷。
3、調整體位采取膝蓋彎曲的側臥位減輕輸尿管張力,或嘗試踮腳后跟輕跳促進結石位移,但需避免劇烈運動加重黏膜損傷。
4、就醫(yī)碎石當疼痛持續(xù)超過6小時或伴隨發(fā)熱血尿時,需急診行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或輸尿管鏡取石術,結石直徑超過6毫米或存在腎積水者更需積極干預。
發(fā)作期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稀釋尿液,限制菠菜豆腐等高草酸食物,疼痛緩解后需完善泌尿系CT明確結石位置及大小。
輸尿管結石可通過藥物排石、體外沖擊波碎石、輸尿管鏡取石、經皮腎鏡取石等方式治療。輸尿管結石通常由尿液濃縮、代謝異常、尿路感染、解剖結構異常等原因引起。
1、藥物排石:適用于直徑小于6毫米的結石,常用藥物有坦索羅辛、雙氯芬酸鈉、枸櫞酸氫鉀鈉,可通過松弛輸尿管平滑肌、緩解痙攣、堿化尿液促進結石排出。
2、體外碎石:針對直徑6-20毫米的結石,利用沖擊波將結石粉碎,可能與結石硬度、位置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腰痛、血尿等癥狀。
3、輸尿管鏡取石:適用于中下段結石,通過尿道置入內鏡直接取出或激光碎石,可能與結石嵌頓時間、合并感染等因素有關,常伴隨發(fā)熱、排尿困難等癥狀。
4、經皮腎鏡取石:用于較大或復雜型結石,建立經皮通道粉碎并清除結石,可能與腎盂積水程度、結石負荷等因素有關,術后需監(jiān)測出血和感染風險。
治療期間建議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攝入,適度跳躍運動有助于結石排出,術后遵醫(yī)囑定期復查泌尿系超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