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性尿失禁的保健護理
泌尿外科編輯
醫(yī)普小新
泌尿外科編輯
醫(yī)普小新
壓力性尿失禁可通過盆底肌訓練、生活方式調(diào)整、膀胱訓練、體重管理、中醫(yī)調(diào)理等方式進行保健護理。壓力性尿失禁通常由盆底肌松弛、妊娠分娩、肥胖、慢性咳嗽、年齡增長等因素引起。

盆底肌訓練是改善壓力性尿失禁的核心方法,通過重復收縮和放松盆底肌群增強其力量。凱格爾運動是常用方式,需持續(xù)收縮盆底肌5-10秒后放松,每日重復進行3-4組。長期堅持可顯著減少咳嗽、打噴嚏時的漏尿現(xiàn)象。訓練初期可能出現(xiàn)肌肉疲勞,建議在醫(yī)生或康復師指導下規(guī)范動作。
減少咖啡因和酒精攝入有助于降低膀胱敏感性,每日飲水量控制在1.5-2升。避免提舉重物及劇烈跳躍運動,選擇游泳、散步等低沖擊運動。穿著寬松衣物減輕腹部壓力,定時排尿間隔2-3小時,建立規(guī)律排尿習慣。
膀胱訓練通過延長排尿間隔時間改善膀胱容量,從初始每小時排尿逐步延長至3-4小時。排尿時采用雙足平放、身體前傾的姿勢,排尿后等待片刻確認膀胱排空。記錄排尿日記有助于監(jiān)測進展,需配合盆底肌訓練同步進行。

體重指數(shù)超過24會加重盆底肌負擔,通過均衡飲食和適度運動減輕體重。每日減少300-500千卡熱量攝入,增加全谷物和蔬菜水果比例。體重下降5%-10%即可顯著改善腹壓增加時的漏尿癥狀,需避免快速減重導致肌肉流失。
中醫(yī)認為壓力性尿失禁與腎氣不足相關,可選用黃芪、山藥等補氣健脾藥材。艾灸關元、氣海等穴位能溫補下焦,每周進行2-3次。食療推薦芡實茯苓粥或杜仲豬腰湯,需辨證施治避免盲目進補。配合針灸推拿可增強盆底肌張力。

日常需穿著吸水性好的護墊防止尷尬,選擇無香型護理產(chǎn)品減少皮膚刺激。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沐浴后完全擦干皮膚褶皺處。避免長時間憋尿或如廁時過度用力,咳嗽前交叉雙腿可臨時增加控尿能力。若癥狀持續(xù)加重或伴隨尿痛血尿,應及時就診排除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病變。定期復查盆底肌功能評估訓練效果,必要時結(jié)合生物反饋治療強化訓練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