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兒童高血壓

兒童高血壓是一種需要引起家長高度重視的疾病,可能導致心臟、腎臟等器官損害。兒童高血壓通常由遺傳因素、肥胖、腎臟疾病、內分泌疾病、心血管異常等原因引起,主要表現為頭痛、眩暈、視力模糊、惡心嘔吐等癥狀。建議家長定期監(jiān)測兒童血壓,及時就醫(yī)檢查。
父母患有高血壓的兒童發(fā)生高血壓的概率較高。這類兒童可能從出生起就存在血壓調節(jié)機制異常。家長需注意觀察兒童是否出現易疲勞、面色潮紅等癥狀。日常護理應控制鈉鹽攝入,保證充足睡眠,避免劇烈情緒波動。若確診為遺傳性高血壓,醫(yī)生可能會開具氨氯地平片、纈沙坦膠囊等藥物。
超重兒童發(fā)生高血壓的風險顯著增加。多余脂肪組織會導致血管阻力增大,心臟負荷加重。家長需幫助兒童建立健康飲食習慣,減少高糖高脂食物攝入,增加蔬菜水果比例。建議每天進行30-6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游泳、騎自行車等。體重控制后血壓多可改善。
急慢性腎炎、腎動脈狹窄等腎臟病變是兒童繼發(fā)性高血壓的常見原因。這類患兒可能伴隨水腫、尿量改變、排尿疼痛等癥狀。家長發(fā)現異常應及時帶兒童就診腎內科,醫(yī)生可能建議進行尿常規(guī)、腎功能檢查。治療原發(fā)病的同時,可能會使用呋塞米片、卡托普利片等降壓藥物。
腎上腺腫瘤、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內分泌疾病會導致激素分泌紊亂,引發(fā)血壓升高?;純嚎赡鼙憩F為多汗、手抖、生長遲緩等。家長需配合醫(yī)生完成激素水平檢測,確診后可能需要手術或放射性治療。藥物治療可能包括美托洛爾緩釋片、螺內酯片等。
主動脈縮窄、大動脈炎等心血管結構異常會造成血流動力學改變,導致血壓異常。這類患兒可能出現下肢無力、脈搏不對稱等癥狀。家長發(fā)現上述表現應盡快帶兒童到心血管??凭驮\,醫(yī)生可能建議進行心臟超聲或血管造影檢查。嚴重病例可能需要介入或手術治療。
預防兒童高血壓需要家長幫助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保證每日優(yōu)質蛋白攝入,如雞蛋、魚肉等,限制加工食品和含糖飲料。鼓勵兒童參與跳繩、籃球等有氧運動,每天屏幕時間不超過2小時。定期測量血壓并記錄,選擇適合兒童臂圍的袖帶。若發(fā)現血壓持續(xù)超過同齡兒童正常值,應及時到兒科或心血管專科就診,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規(guī)范治療,避免自行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