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得了抑郁癥怎么辦

產后抑郁癥可通過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家庭支持、調整生活方式、參加互助小組等方式治療。產后抑郁癥通常由激素水平變化、心理壓力、睡眠不足、家庭關系緊張、既往精神病史等原因引起。
認知行為療法是心理治療的常用方法,有助于糾正產婦對自身和育兒的消極認知。人際心理治療可改善產婦與家人之間的溝通問題。支持性心理治療能緩解孤獨感和無助感,治療周期通常需要8-12周。心理治療適合輕中度患者,需由專業(yè)心理醫(yī)師進行。
舍曲林片是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可改善情緒低落和焦慮癥狀。帕羅西汀片對伴隨驚恐發(fā)作的抑郁有效,哺乳期使用需評估風險。阿戈美拉汀片能調節(jié)睡眠節(jié)律,適用于失眠型抑郁患者。所有抗抑郁藥物均需嚴格遵醫(yī)囑使用,禁止自行調整劑量。
配偶應主動分擔育兒責任,減少產婦的體力消耗。家庭成員需避免批評指責,多給予情感認同和實際幫助。建立輪流照護制度保證產婦每天有4-6小時連續(xù)睡眠。家庭支持能顯著降低抑郁嚴重程度,是康復的重要基礎條件。
每日進行30分鐘散步等低強度運動,促進內啡肽分泌。保持均衡飲食,增加深海魚、堅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建立規(guī)律作息時間表,利用嬰兒睡眠時段同步休息。生活方式調整需要持續(xù)3個月以上才能顯現效果。
產后抑郁互助小組提供經驗分享平臺,減輕病恥感。線上社區(qū)便于居家參與,線下活動能建立現實社交聯(lián)系。小組活動通常包含正念訓練、情緒管理技巧等內容。參加6-8次小組活動后,多數參與者抑郁量表評分可降低。
產后抑郁癥患者應保證每日攝入足夠的優(yōu)質蛋白和B族維生素,如雞蛋、瘦肉、全谷物等。適當進行瑜伽、冥想等放松訓練,每周3-5次,每次20分鐘。家人要密切觀察情緒變化,若出現自傷念頭需立即就醫(yī)。建立穩(wěn)定的社會支持網絡,避免長期獨自照顧嬰兒。定期復診評估治療效果,藥物調整需嚴格遵循醫(y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