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頭弄的手癢怎么止癢
              中醫(yī)養(yǎng)生編輯
              醫(yī)普小新
              
              中醫(yī)養(yǎng)生編輯
              醫(yī)普小新
              芋頭引起的皮膚瘙癢可通過沖洗、冷敷、涂抹藥膏、內服抗過敏藥物及中醫(yī)外治法緩解。

芋頭皮內草酸鈣針晶刺激皮膚引發(fā)瘙癢,接觸后立即用流動清水沖洗患處10分鐘,避免揉搓。若殘留黏液可用淡鹽水或食醋中和堿性物質,配合肥皂清潔減少刺激。
將毛巾浸冰水擰干后敷于癢處,每次15分鐘,每日3次。低溫能收縮毛細血管,減輕紅腫灼熱感。可搭配薄荷腦軟膏增強清涼效果,但皮膚破損時禁用。
局部涂抹爐甘石洗劑、氫化可的松乳膏或地奈德乳膏,每日2次。瘙癢嚴重時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等抗組胺藥物,兒童需遵醫(yī)囑減量使用。
新鮮馬齒莧搗爛敷患處,或金銀花30克煎水濕敷,每日3次。艾葉油、紫草膏等中藥制劑具有抗炎止癢功效,適合輕度過敏者。
處理芋頭時戴橡膠手套,避免直接接觸黏液。削皮后可用白醋浸泡5分鐘分解草酸鈣晶體,烹飪時徹底加熱破壞致癢物質。

日常飲食多攝入維生素C豐富的柑橘、獼猴桃增強皮膚抵抗力,過敏體質者慎食芋頭、山藥等薯芋類食物。瘙癢持續(xù)48小時以上或出現呼吸困難需急診處理,劇烈搔抓可能導致繼發(fā)感染,恢復期保持患處干燥清潔,穿棉質透氣衣物減少摩擦。中醫(yī)認為此類接觸性皮炎屬風熱襲表證,可配合按壓曲池穴、血海穴疏風清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