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虛盜汗怎么辦

身體虛盜汗多由氣血不足、陰虛火旺或脾胃虛弱引起,可通過中藥調(diào)理、穴位刺激、飲食調(diào)養(yǎng)、作息調(diào)整及適度運動改善。
長期勞累或慢性失血會導致氣血兩虛,夜間盜汗伴隨乏力。黃芪30克配伍當歸10克煎服可補氣生血,艾灸足三里穴每日15分鐘能健脾益氣。癥狀嚴重者可用十全大補丸,含人參、白術等十味藥材。
更年期或長期熬夜易致陰虛陽亢,出現(xiàn)潮熱盜汗。麥冬15克搭配五味子6克泡水代茶,配合按摩三陰交穴。中成藥知柏地黃丸含知母、黃柏等六味,適合骨蒸潮熱者。
脾胃虛弱者衛(wèi)氣不固,動輒汗出。山藥30克與蓮子15克煮粥食用,配合隔姜灸神闕穴。玉屏風散含黃芪、防風等三味,能增強衛(wèi)外功能,減少異常排汗。
夜間11點前入睡有助于肝膽排毒,避免子時陽亢加重盜汗。睡前溫水泡腳20分鐘,加入艾葉30克可引火歸元。保持臥室溫度18-22℃為宜,濕度控制在50%-60%。
八段錦"兩手托天理三焦"動作可調(diào)節(jié)三焦氣機,每日練習3遍。太極拳云手式配合深呼吸,能調(diào)和陰陽。每周3次快走,每次30分鐘,微汗即止。
盜汗期間宜食銀耳羹、黑豆粥等滋陰食材,忌食辛辣燥熱之物。陽虛者晨起可含服3片醋泡生姜,陰虛者推薦桑葚枸杞茶。長期夜間汗出浸衣需警惕結(jié)核等消耗性疾病,持續(xù)兩周未緩解應檢測甲狀腺功能。氣功鍛煉建議從站樁開始,逐步過渡到六字訣呼吸法,配合涌泉穴拍打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