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癌前期征兆
肛腸科編輯
醫(yī)語暖心
肛腸科編輯
醫(yī)語暖心
結腸癌前期征兆主要有排便習慣改變、便血、腹痛、腹部腫塊、不明原因消瘦等。結腸癌是發(fā)生在結腸部位的惡性腫瘤,早期癥狀容易被忽視,建議出現相關癥狀時及時就醫(yī)檢查。

結腸癌早期可能導致排便習慣發(fā)生明顯變化,如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或者排便次數增多。這種改變通常持續(xù)較長時間,與飲食調整無關。結腸腫瘤生長可能影響腸道正常蠕動功能,導致排便規(guī)律紊亂。若排便習慣改變持續(xù)超過2周,建議進行腸鏡檢查。
結腸癌引起的便血通常表現為大便中混有暗紅色血液,或大便表面帶有鮮血。便血可能時有時無,容易被誤認為是痔瘡出血。腫瘤表面潰破或腫瘤侵犯血管都可能導致出血。出現不明原因便血時,不應自行判斷為痔瘡,需及時就醫(yī)明確診斷。
結腸癌早期可能出現間歇性腹部隱痛或脹痛,疼痛部位多與腫瘤位置相關。隨著病情發(fā)展,疼痛可能逐漸加重并轉為持續(xù)性。腫瘤引起腸管狹窄或腸梗阻時,腹痛癥狀會明顯加劇。長期反復腹痛應引起重視,特別是中老年人出現不明原因腹痛時。

部分結腸癌患者可在腹部觸摸到質地較硬的腫塊,腫塊位置固定,按壓時可能有輕度疼痛。腹部腫塊通常是腫瘤增大或轉移至鄰近組織的表現。自行觸摸發(fā)現腹部異常腫塊時,應立即就醫(yī)檢查,不可延誤。
結腸癌患者可能出現無明顯誘因的體重下降,6個月內體重減輕超過5%需警惕。腫瘤消耗機體營養(yǎng)、影響消化吸收功能都可能導致消瘦。若同時伴有乏力、食欲減退等癥狀,更應高度懷疑惡性腫瘤可能。

結腸癌早期發(fā)現對預后至關重要,建議40歲以上人群定期進行腸癌篩查。保持健康飲食習慣,增加膳食纖維攝入,減少紅肉及加工肉制品食用,戒煙限酒,適度運動,都有助于降低結腸癌發(fā)生風險。出現上述任何癥狀時,應及時到消化內科或胃腸外科就診,通過腸鏡等檢查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