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男子吃隔夜紅燒肉食物中毒,勸告:這3種食物不建議放冰箱

紅燒肉的香氣還縈繞在廚房,誰曾想隔了一夜就成了健康殺手?最近一位35歲的上班族,因為吃了冰箱里存放兩天的紅燒肉,半夜被緊急送醫(yī)。醫(yī)生診斷為典型的細菌性食物中毒,罪魁禍首就是那塊看似完好的隔夜肉。其實冰箱不是保險箱,有些食物放進去反而更危險!
一、這3種食物千萬別放冰箱
1、紅燒類菜肴:細菌的溫床
紅燒肉、紅燒魚這類菜肴富含蛋白質(zhì)和油脂,即使用冰箱保存,肉毒桿菌等致病菌仍可能繁殖。特別是紅燒肉中的脂肪在低溫下會凝固,再次加熱時中心溫度可能達不到殺菌要求。建議烹飪時控制分量,盡量當餐吃完。
2、涼拌菜:亞硝酸鹽超標重災(zāi)區(qū)
涼拌黃瓜、木耳等菜肴在冰箱存放超過4小時,亞硝酸鹽含量會明顯上升。蔬菜中的硝酸鹽在細菌作用下轉(zhuǎn)化為亞硝酸鹽,即使表面沒有變質(zhì)跡象也可能存在風(fēng)險。涼拌菜最好現(xiàn)做現(xiàn)吃,存放不要超過2小時。
3、切開的水果:營養(yǎng)流失還易霉變
西瓜、哈密瓜等切塊水果放入冰箱,不僅維生素C大量流失,切口處還容易滋生霉菌。有些霉菌毒素耐高溫,普通清洗無法去除。建議水果整個存放,吃多少切多少。
二、冰箱使用的3個誤區(qū)
1、熱菜直接放冰箱
剛出鍋的菜肴直接放進冰箱,會導(dǎo)致冰箱內(nèi)溫度升高,加速其他食物變質(zhì)。正確做法是用保鮮膜封好,室溫放涼至60℃以下再冷藏。
2、生熟混放
生肉、海鮮與熟食放在同一層,容易造成交叉污染。建議熟食放上層,生鮮放下層,用密封盒分類存放。
3、依賴冰箱除味劑
很多人以為放了除味劑就萬事大吉,其實異味意味著細菌已經(jīng)開始繁殖。發(fā)現(xiàn)異味應(yīng)立即清理冰箱,用稀釋的白醋擦拭內(nèi)壁。
三、剩菜安全食用的黃金法則
1、2小時原則
烹飪好的食物在室溫下放置不要超過2小時,夏.季要縮短到1小時。
2、24小時界限
剩菜在冰箱存放不要超過24小時,再次食用前要徹底加熱至75℃以上。
3、分裝更安全
大份菜肴最好分裝成小份冷藏,避免反復(fù)加熱破壞營養(yǎng)。
冰箱只是延緩食物腐.敗的工具,并非萬能保鮮箱。與其糾結(jié)剩菜能不能吃,不如從源頭控制分量,踐.行“光盤行動”。記住一個原則:當你在思考“這個還能不能吃”的時候,答案往往就是“不能”!為了家人健康,轉(zhuǎn)發(fā)給那個總愛囤剩菜的長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