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疾病主要由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吸煙酗酒、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可能導致心肌梗死、腦卒中、心力衰竭等嚴重后果。
長期血壓升高會損傷血管內皮,加速動脈硬化進程,增加心臟負荷。高血壓患者可能出現(xiàn)頭痛、眩暈等癥狀,嚴重時可引發(fā)腦出血或主動脈夾層。治療需遵醫(yī)囑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纈沙坦膠囊等降壓藥物,同時限制鈉鹽攝入并保持規(guī)律運動。
脂質沉積在血管壁形成斑塊,導致血管狹窄或閉塞。常見癥狀包括胸悶、肢體麻木,斑塊破裂可能誘發(fā)急性血栓。治療需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鈣片抑制脂質沉積,阿司匹林腸溶片抗血小板聚集,并需控制體重和血脂水平。
高血糖會損害血管和神經(jīng)功能,增加微循環(huán)障礙風險?;颊呖赡艹霈F(xiàn)多飲多尿、傷口難愈,后期易合并冠心病。需通過鹽酸二甲雙胍片控制血糖,配合低糖飲食和監(jiān)測血糖,預防糖尿病性心肌病變。
尼古丁和酒精直接損傷血管內皮,升高血液黏稠度。長期吸煙者可能出現(xiàn)間歇性跛行,酗酒者易發(fā)心律失常。干預措施包括戒煙限酒,必要時使用尼古丁貼片輔助戒煙,補充B族維生素改善代謝。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等遺傳疾病可導致早發(fā)性心腦血管病變?;颊呖赡茉谇嗄昶诩闯霈F(xiàn)心絞痛,需早期篩查基因。治療需長期服用依折麥布片調節(jié)血脂,結合有氧運動延緩疾病進展。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需保持低鹽低脂飲食,每日攝入足量蔬菜水果和優(yōu)質蛋白,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定期監(jiān)測血壓、血糖、血脂指標,40歲以上人群建議每年進行頸動脈超聲檢查。已確診患者應嚴格遵醫(yī)囑用藥,避免擅自調整劑量,出現(xiàn)胸痛、偏癱等急癥癥狀須立即就醫(yī)。
老年人心力衰竭可通過生活方式調整、藥物治療、器械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改善。具體方案需根據(jù)心功能分級、病因及合并癥綜合評估。
1、生活方式調整限制鈉鹽攝入每日不超過3克,控制液體量,戒煙限酒,適度有氧運動如步行,監(jiān)測體重變化。
2、藥物治療常用呋塞米利尿劑減輕水腫,美托洛爾控制心率,沙庫巴曲纈沙坦改善預后。需定期復查電解質和腎功能。
3、器械治療心臟再同步化治療適用于QRS波增寬者,植入式除顫器可預防猝死。需評估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結果。
4、手術治療冠狀動脈搭橋術改善心肌供血,瓣膜修復術糾正血液反流。嚴重病例可考慮心臟移植。
建議每日監(jiān)測血壓心率,記錄尿量體重變化,出現(xiàn)氣短加重或下肢水腫明顯時及時復診調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