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宮頸性不孕應該檢查什么
不孕不育編輯
醫(yī)普小新
不孕不育編輯
醫(yī)普小新
女性宮頸性不孕需進行宮頸黏液檢查、性交后試驗、超聲檢查、宮腔鏡檢查、輸卵管通暢性檢查等。宮頸性不孕可能與宮頸結構異常、炎癥、黏液分泌異常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同房疼痛、異常陰道分泌物、月經不調等癥狀。

宮頸黏液檢查通過評估黏液量、拉絲度及結晶形態(tài),判斷排卵期黏液是否利于精子穿透。宮頸黏液異??赡芘c雌激素水平不足、慢性宮頸炎有關,表現為黏液稠厚或量少。需在月經周期第10-12天進行采樣,配合陰道B超監(jiān)測卵泡發(fā)育。若發(fā)現黏液異常,可遵醫(yī)囑使用戊酸雌二醇片促進黏液分泌,或采用宮頸局部物理治療。
性交后試驗在排卵期同房后6-10小時進行,取宮頸黏液觀察活精子數量及活動力。結果異常可能提示免疫因素如抗精子抗體陽性,或宮頸管狹窄阻礙精子通過。試驗前需禁欲3天,避免陰道用藥。若發(fā)現精子存活率低,需進一步檢測免疫指標,必要時采用宮腔內人工授精技術繞過宮頸屏障。
經陰道超聲可評估宮頸長度、有無息肉或肌瘤等結構異常。宮頸管縮短可能提示宮頸機能不全,需在妊娠中期進行環(huán)扎術。三維超聲能清晰顯示宮頸腺囊腫或先天性畸形,如宮頸閉鎖需行宮腔鏡成形術。檢查宜在月經干凈后3-7天進行,避開排卵期充血干擾。

宮腔鏡直接觀察宮頸管內膜病變,如粘連、息肉或慢性炎癥。宮頸管粘連常見于多次人流術后,需鏡下分離并放置防粘連膜。發(fā)現宮頸息肉可同步行電切術,標本送病理排除惡變。檢查后可能出現少量出血,需預防性使用頭孢克洛膠囊預防感染。
雖然主要評估輸卵管,但輸卵管造影能同步顯示宮頸管形態(tài)異常。宮頸管擴張可能提示先天發(fā)育不良,需結合子宮MRI明確診斷。造影劑逆流至宮頸間質可能提示損傷,需使用左氧氟沙星片預防感染。檢查后1個月禁止同房,避免逆行感染。

建議檢查前3天避免陰道沖洗或使用潤滑劑,穿著寬松衣物便于檢查。日常保持外陰清潔,選擇純棉內褲并每日更換。同房時注意衛(wèi)生,避免經期性生活。飲食可適當增加豆制品、堅果等植物雌激素食物,但無須額外服用保健品。若確診宮頸因素不孕,應配合醫(yī)生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避免盲目使用促排卵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