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和正常的喉嚨有什么區(qū)別

咽炎與正常喉嚨的區(qū)別主要體現在黏膜狀態(tài)、伴隨癥狀及功能影響三方面。正常喉嚨黏膜呈淡粉色且濕潤光滑,而咽炎患者黏膜充血腫脹或伴隨濾泡增生,常出現咽干、咽痛、異物感等癥狀,嚴重時可能影響吞咽和呼吸功能。
正常喉嚨黏膜呈現均勻淡粉色,表面光滑濕潤無異常突起。急性咽炎患者黏膜明顯充血呈鮮紅色,慢性咽炎可見黏膜增厚、血管擴張,或出現顆粒狀淋巴濾泡增生。部分患者黏膜表面附著黏稠分泌物,干燥環(huán)境下可能出現黏膜萎縮變薄。
正常喉嚨無自覺不適感,偶因用嗓過度出現短暫干澀。咽炎患者持續(xù)存在咽部灼熱感、刺痛感或異物感,急性發(fā)作時疼痛可放射至耳部。晨起時常需咳出黏痰,受冷空氣或刺激性氣體誘發(fā)咳嗽,部分患者伴隨聲嘶或低熱。
正常喉嚨吞咽動作流暢無阻礙,呼吸時無異常聲響。咽炎患者可能出現吞咽疼痛導致進食困難,嚴重時因黏膜水腫出現呼吸不暢。長期慢性炎癥可能引發(fā)咽鼓管功能障礙,導致耳鳴、耳悶等并發(fā)癥。
正常咽喉檢查無壓痛及淋巴結腫大。咽炎患者觸診頜下淋巴結可能腫大壓痛,間接喉鏡檢查可見杓間區(qū)充血或聲帶水腫。細菌性感染時扁桃體表面可能出現膿性分泌物,病毒性感染常伴隨咽后壁淋巴濾泡充血。
正常喉嚨不適多可自行緩解。急性咽炎未規(guī)范治療可能轉為慢性,持續(xù)3個月以上即定義為慢性咽炎。過敏性或反流性咽炎需消除誘因才能根治,普通消炎藥物僅能暫時緩解癥狀。
建議咽炎患者保持每日2000毫升溫水攝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室內濕度建議維持在50%-60%,冬季外出可佩戴棉質口罩防護。反復發(fā)作超過2周或伴隨咯血、呼吸困難等癥狀時,需進行電子喉鏡排查腫瘤等器質性疾病。教師、歌手等職業(yè)人群可進行發(fā)聲訓練減少聲帶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