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粘膜下垂是什么意思

腸粘膜下垂通常是指直腸粘膜脫垂,即直腸內層粘膜因支撐結構松弛而向下移位甚至脫出肛門。直腸粘膜脫垂可能由長期便秘、分娩損傷、盆底肌松弛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現(xiàn)為排便時肛門腫物脫出、排便不盡感、肛門潮濕等癥狀。
長期用力排便會導致直腸粘膜與肌層分離。糞便干硬時反復腹壓增加,使直腸粘膜逐漸失去彈性支撐。改善需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如燕麥、西藍花,每日飲水量保持1.5-2升,必要時遵醫(yī)囑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或聚乙二醇4000散軟化糞便。
經陰道分娩可能造成盆底神經肌肉損傷,導致直腸粘膜固定能力下降。多見于多胎產婦或產程過長者,常伴隨會陰墜脹感。產后需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嚴重時可選擇直腸粘膜硬化注射治療。
年齡增長或慢性咳嗽等因素導致盆底支撐力減弱?;颊呖赡艹霈F(xiàn)咳嗽時肛門不適、久站后下墜感。生物反饋治療可幫助恢復肌力,重度脫垂需考慮直腸粘膜環(huán)切術。
長期腹瀉使直腸粘膜頻繁受到牽拉,可能誘發(fā)炎性水腫和松弛。常見于腸易激綜合征或慢性結腸炎患者,需排查病因后使用蒙脫石散止瀉,配合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膠囊調節(jié)菌群。
骶骨彎曲度異?;蛑蹦c周圍結締組織薄弱等先天因素,可能導致幼年起病。兒童患者排便時可見粉紅色粘膜環(huán)形脫出,輕癥可通過提肛訓練改善,嚴重者需行直腸懸吊固定術。
日常應避免久蹲久坐,排便時間控制在5分鐘內,便后可用溫水清潔肛門。出現(xiàn)持續(xù)出血、嵌頓或劇烈疼痛時需立即就醫(yī),中重度脫垂患者可考慮使用直腸托輔助支撐。飲食上增加山藥、小米等健脾食材,禁忌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加重粘膜充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