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肺炎如何治療 介紹真菌性肺炎的幾個治療方案

真菌性肺炎可通過抗真菌藥物治療、支持治療、免疫調節(jié)治療、手術治療、預防復發(fā)等方式治療。真菌性肺炎通常由曲霉菌、隱球菌、念珠菌等病原體感染引起。
針對不同病原體選擇特異性抗真菌藥物,如兩性霉素B適用于侵襲性曲霉菌感染,氟康唑對念珠菌感染有效,伏立康唑可用于治療隱球菌肺炎。用藥需根據(jù)病原學檢查結果和藥敏試驗選擇,療程通常較長,需在醫(yī)生指導下規(guī)范使用。
包括氧療維持血氧飽和度,營養(yǎng)支持改善機體狀態(tài),必要時使用機械通氣。合并細菌感染時需聯(lián)用抗生素,胸腔積液明顯者可進行胸腔穿刺引流。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對重癥患者尤為重要。
對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需積極治療基礎疾病。HIV感染者需進行抗病毒治療,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者應逐步減量。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可用于中性粒細胞減少患者。
適用于藥物治療無效的局限性病灶或并發(fā)癥處理。肺葉切除術可用于藥物治療無效的肺曲霉球,膿胸患者需進行胸腔閉式引流。手術前后仍需持續(xù)抗真菌治療。
高危人群可預防性使用抗真菌藥物,如造血干細胞移植后患者。改善居住環(huán)境減少霉菌滋生,避免接觸霉變物質。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者應注意菌群調節(jié)。
真菌性肺炎患者日常需保持居所通風干燥,定期更換空調濾網(wǎng)。飲食宜高蛋白、高維生素,適量補充含鋅、硒食物增強免疫力。康復期可進行呼吸訓練改善肺功能,但需避免劇烈運動。戒煙限酒,霧霾天氣減少外出。定期復查胸部影像學,觀察病灶變化。出現(xiàn)咳嗽加重、咯血等癥狀需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