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腰椎間盤突出可通過臥床休息、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治療。產后腰椎間盤突出通常由妊娠期腰椎壓力增加、激素水平變化、肌肉松弛、分娩用力等原因引起。
1、臥床休息:急性期需嚴格臥床2-3周,選擇硬板床,避免彎腰或提重物,減輕椎間盤壓力。
2、物理治療:熱敷、牽引、電療等可緩解肌肉痙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需在康復科醫(yī)師指導下進行。
3、藥物治療: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塞來昔布可緩解疼痛,肌松藥如鹽酸乙哌立松能減輕肌肉緊張,神經營養(yǎng)藥如甲鈷胺有助于神經修復。
4、手術治療:保守治療無效或出現(xiàn)馬尾綜合征時需行椎間孔鏡髓核摘除術或開放椎間盤切除術,術后需配合康復訓練。
哺乳期用藥需咨詢醫(yī)生,避免影響嬰兒,日??膳宕餮鼑Wo,進行游泳、平板支撐等低強度核心肌群鍛煉。
髕骨骨折可能出現(xiàn)浮髕試驗陽性。浮髕試驗陽性通常提示關節(jié)腔積液或積血,髕骨骨折可能伴隨關節(jié)內出血導致該體征。
1、骨折機制:髕骨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或股四頭肌劇烈收縮引起,骨折后關節(jié)腔內出血可形成血性積液。
2、解剖特點:髕骨位于膝關節(jié)前方皮下,骨折后血液易積聚在髕上囊,使髕骨在關節(jié)液上浮動。
3、損傷程度:粉碎性骨折或伴有韌帶損傷時,關節(jié)腔積血更明顯,浮髕試驗陽性率更高。
4、鑒別診斷:需與半月板損傷、滑膜炎等疾病鑒別,X線或CT檢查可明確骨折診斷。
建議髕骨骨折患者及時就醫(yī),通過影像學檢查明確損傷程度,遵醫(yī)囑進行固定或手術治療,康復期避免過早負重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