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應避免高鹽、高脂、高膽固醇、高糖食物,主要包括腌制食品、動物內臟、油炸食品、含反式脂肪酸的甜點等。控制飲食有助于減少動脈粥樣硬化風險。
1、高鹽食物腌制食品、加工肉類含鈉量高,過量攝入可能升高血壓,加重心臟負荷。建議選擇新鮮食材,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
2、高脂食物動物油脂、油炸食品富含飽和脂肪酸,可能加速冠狀動脈斑塊形成。烹飪宜用橄欖油等植物油,每日油脂攝入控制在25-30克。
3、高膽固醇食物動物內臟、蛋黃等膽固醇含量高,可能促進血脂異常??蛇m量食用魚類等優(yōu)質蛋白,每周雞蛋不超過4個。
4、高糖食物含糖飲料、糕點等精制糖類可能誘發(fā)肥胖和胰島素抵抗。建議用水果替代甜食,每日添加糖攝入不超過25克。
冠心病患者需保持均衡飲食,適當增加全谷物、深色蔬菜和深海魚類攝入,同時遵醫(yī)囑規(guī)范用藥并定期復查。
冠心病新發(fā)腦梗死可能由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脫落、心臟附壁血栓形成、血液高凝狀態(tài)、腦血管痙攣等原因引起,需通過抗血小板治療、調脂穩(wěn)斑、改善腦循環(huán)、控制危險因素等方式干預。
1、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脫落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不穩(wěn)定斑塊破裂后,碎片隨血流栓塞腦動脈,可能與高血壓、高脂血癥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突發(fā)偏癱、失語。可遵醫(yī)囑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鈣片。
2、心臟附壁血栓形成心肌缺血導致心室壁運動異常,易在心腔內形成血栓,可能與房顫、室壁瘤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意識障礙、抽搐。需使用華法林鈉片、利伐沙班片、低分子肝素鈣注射液抗凝。
3、血液高凝狀態(tài)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或脫水時血液黏稠度增高,可能與血小板活性增強、凝血因子異常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頭暈、視物模糊。建議使用注射用阿替普酶、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依達拉奉注射液。
4、腦血管痙攣急性心梗后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誘發(fā)腦血管收縮,可能與兒茶酚胺風暴、血管內皮損傷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劇烈頭痛、嘔吐。可選用尼莫地平片、法舒地爾注射液、長春西汀注射液。
患者需低鹽低脂飲食,監(jiān)測血壓血糖,康復期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肢體功能訓練,定期復查頸動脈超聲和經顱多普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