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患者能不能喝酒

脂肪肝患者通常不能喝酒。酒精會加重肝臟負擔,導致脂肪肝病情惡化,甚至可能發(fā)展為肝硬化或肝癌。
酒精進入人體后主要由肝臟代謝,長期飲酒會抑制肝臟對脂肪的正常分解,使脂肪在肝細胞內堆積,加重脂肪肝。酒精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乙醛等有害物質可直接損傷肝細胞,引發(fā)炎癥反應,加速肝纖維化進程。對于輕度脂肪肝患者,戒酒有助于肝臟自我修復,改善肝功能指標。部分患者在戒酒3-6個月后,通過超聲檢查可觀察到脂肪肝程度減輕。
極少數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可能因遺傳代謝異常對酒精耐受性較強,但這類情況需經專業(yè)醫(yī)生評估確認。無論是否出現癥狀,脂肪肝患者都應避免飲酒,酒精攝入量與肝損傷程度呈正相關。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癥的患者更需嚴格禁酒,酒精會干擾血糖血脂代謝,形成惡性循環(huán)。
脂肪肝患者除戒酒外,需控制每日總熱量攝入,減少精制糖和飽和脂肪酸的攝取,增加全谷物、優(yōu)質蛋白及深色蔬菜比例。每周進行15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減少內臟脂肪。定期監(jiān)測肝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標,超聲檢查建議每6-12個月復查一次。若出現乏力、食欲減退、肝區(qū)不適等癥狀應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