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帶化驗單該怎么看
婦科編輯
健康解讀者
關鍵詞: #白帶
婦科編輯
健康解讀者
關鍵詞: #白帶
白帶化驗單可通過觀察清潔度、pH值、微生物檢測、胺試驗及線索細胞等指標綜合判斷。白帶異常可能由陰道炎、宮頸炎、滴蟲感染、細菌性陰道病或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等引起,需結合具體指標異常情況分析。

白帶清潔度分為I-IV度,I-II度為正常范圍,III-IV度提示可能存在炎癥。清潔度升高常見于細菌性陰道病或混合感染,伴隨分泌物增多、異味等癥狀。醫(yī)生可能根據(jù)結果開具甲硝唑陰道泡騰片、克林霉素磷酸酯陰道凝膠等藥物,同時建議避免過度清洗會陰。
正常陰道pH值為3.8-4.5,若超過4.5可能提示細菌性陰道病或滴蟲性陰道炎。pH值異常時可能檢測到加德納菌或動彎桿菌,伴有灰白色均質分泌物。治療可選用復方莪術油栓或乳酸菌陰道膠囊調節(jié)微環(huán)境,同時需暫停使用堿性洗液。
包括霉菌、滴蟲等病原體直接鏡檢結果。發(fā)現(xiàn)滴蟲提示滴蟲性陰道炎,需使用替硝唑栓聯(lián)合口服藥物治療。檢出假絲酵母菌孢子或菌絲則診斷為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可選用克霉唑陰道片或硝酸咪康唑栓,配偶需同步檢查。

胺試驗陽性是細菌性陰道病的特征性指標,因厭氧菌代謝產(chǎn)生胺類物質所致。典型表現(xiàn)為分泌物魚腥味,顯微鏡下可見線索細胞占比超過20%。除甲硝唑制劑外,可配合使用陰道用乳桿菌活菌膠囊恢復菌群平衡。
線索細胞是陰道上皮細胞邊緣附著大量加德納菌的表現(xiàn),檢出率超過20%具有診斷意義?;颊呖赡艹霈F(xiàn)外陰輕度瘙癢,但炎癥反應較輕。治療期間應避免性生活,必要時可聯(lián)合使用苦參凝膠改善局部癥狀。

拿到白帶化驗單后應避免自行解讀,需由婦科醫(yī)生結合臨床癥狀綜合判斷。日常應注意會陰清潔干燥,選擇棉質內(nèi)褲并每日更換,月經(jīng)期避免使用衛(wèi)生棉條超過4小時。若出現(xiàn)分泌物顏色改變、外陰灼痛或瘙癢加重,建議及時復查并遵醫(yī)囑調整用藥方案,不可隨意中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