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濃皰疹怎么辦

嬰兒膿皰疹可通過保持皮膚清潔、外用抗生素軟膏、口服抗生素、紫外線照射、切開引流等方式治療。膿皰疹通常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鏈球菌感染、皮膚屏障功能受損、免疫力低下、接觸傳染源等原因引起。
每日用溫水輕柔清洗患處,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劑。家長需使用干凈柔軟的棉質毛巾蘸干水分,不可用力擦拭。清洗后可涂抹適量嬰兒潤膚霜幫助修復皮膚屏障,但需避開已破損的皰疹區(qū)域。若膿皰已破潰,可用生理鹽水沖洗后覆蓋無菌紗布。
遵醫(yī)囑使用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等局部抗菌藥物。這些藥物可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病原體繁殖,使用時需薄層涂抹于患處。家長需注意觀察用藥后是否出現皮膚發(fā)紅加重等過敏反應,避免藥物接觸嬰兒眼睛及口腔黏膜。
對于面積較大或伴隨發(fā)熱的嚴重感染,醫(yī)生可能開具頭孢克洛干混懸劑、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顆粒、羅紅霉素分散片等口服抗生素。家長需嚴格按照醫(yī)囑劑量和療程給藥,不可自行增減藥量。用藥期間注意觀察嬰兒有無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
醫(yī)院可采用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儀進行局部照射,具有殺菌和促進皮膚修復作用。該療法適用于頑固性反復發(fā)作的病例,需由專業(yè)醫(yī)護人員操作控制照射劑量。治療期間需保護嬰兒眼睛不受紫外線損傷,照射后皮膚可能出現暫時性輕微干燥脫屑。
當膿皰直徑超過5毫米或形成明顯波動感時,醫(yī)生會在無菌條件下用針頭挑破膿皰頂部,排出膿液后加壓包扎。該操作可迅速減輕局部張力,避免感染擴散。家長術后需每日更換敷料,觀察創(chuàng)面有無滲血或新發(fā)膿性分泌物。
家長需每日檢查嬰兒全身皮膚狀況,特別注意頸部、腋窩等皮膚皺褶處。給嬰兒穿著寬松透氣的純棉衣物,室溫保持在24-26℃避免出汗。哺乳期母親應保持乳頭清潔,人工喂養(yǎng)需嚴格消毒奶瓶奶嘴。不與患有皮膚感染者密切接觸,嬰兒用品單獨清洗并在陽光下暴曬。若膿皰數量增多、周圍皮膚紅腫擴散或嬰兒出現拒食、嗜睡等癥狀,應立即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