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胃和肝做什么檢查

查胃和肝通常需要做胃鏡、腹部超聲、肝功能檢查、幽門螺桿菌檢測、肝臟彈性檢測等檢查。胃部檢查主要評估黏膜病變和功能狀態(tài),肝臟檢查側重結構異常和代謝能力,具體項目需根據(jù)癥狀由醫(yī)生綜合判斷。
胃鏡檢查是診斷胃部疾病的金標準,通過內鏡直接觀察食管、胃及十二指腸黏膜狀況??砂l(fā)現(xiàn)胃炎、胃潰瘍、胃息肉等病變,必要時可進行活檢明確病理性質。檢查前需空腹8小時,過程中可能有輕微不適,無痛胃鏡可減輕反應。胃鏡能清晰顯示黏膜充血、糜爛等早期病變,對胃癌篩查有重要價值。
腹部超聲可無創(chuàng)評估肝臟形態(tài)結構,檢測脂肪肝、肝囊腫、肝硬化等病變。通過聲波成像顯示肝臟大小、邊緣、回聲特征,能發(fā)現(xiàn)直徑超過5毫米的占位性病變。檢查前需空腹6小時以減少胃腸氣體干擾,對孕婦和兒童也適用。超聲結合血流Doppler技術還能評估門靜脈高壓等血管異常。
肝功能抽血檢測包括轉氨酶、膽紅素、白蛋白等指標,反映肝細胞損傷和代謝功能。ALT和AST升高提示肝細胞炎癥或壞死,膽紅素異??赡転槟懼俜e或溶血。需空腹采血避免飲食干擾,某些藥物可能影響結果需提前告知醫(yī)生。該檢查對肝炎、酒精肝等慢性肝病監(jiān)測尤為重要。
通過呼氣試驗、糞便抗原或胃黏膜活檢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該菌與胃炎、胃潰瘍發(fā)病密切相關。碳13呼氣試驗無創(chuàng)且準確率高,需停用抗生素和抑酸藥4周后檢測。陽性感染者需規(guī)范根除治療以降低胃癌風險,家庭成員建議共同篩查以防交叉感染。
FibroScan等彈性成像技術可量化評估肝纖維化程度,替代部分肝穿刺活檢。通過測量肝臟硬度值判斷慢性肝病進展階段,對脂肪肝、乙肝患者隨訪具重要價值。檢查前需空腹3小時,結果受肥胖、肋間隙狹窄等因素影響需結合其他檢查綜合判斷。
胃肝聯(lián)合檢查建議選擇消化內科就診,檢查前3天避免飲酒和高脂飲食。胃鏡后2小時禁食禁水,肝功能異常者需復查并完善肝炎病毒學篩查。長期胃痛或肝區(qū)不適患者應建立定期隨訪計劃,40歲以上人群可考慮將胃鏡納入體檢項目。日常注意分餐制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控制體重和限制酒精攝入有助于維護肝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