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時孕婦和胎兒在做什么
分娩期編輯
健康解讀者
分娩期編輯
健康解讀者
分娩時孕婦和胎兒會經歷一系列生理變化和協同配合。分娩過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孕婦通過子宮收縮推動胎兒娩出,胎兒則通過旋轉和下降配合產道完成出生。

孕婦在第一產程會出現規(guī)律宮縮,宮頸逐漸擴張至10厘米。子宮收縮由激素調控,每次持續(xù)30-90秒,間隔時間從20分鐘逐漸縮短至2-3分鐘。孕婦可能伴隨腰骶部酸痛、出汗等反應,部分會出現惡心嘔吐等自主神經反射癥狀。第二產程中孕婦需配合宮縮屏氣用力,通過腹肌收縮增強娩出力量,此時會陰部會有明顯脹痛感。
胎兒在分娩過程中會發(fā)生一系列適應性動作。進入骨盆時會進行俯屈使下巴貼近胸部,通過產道時進行內旋轉使枕骨朝向恥骨聯合。娩出過程中會進行仰伸使頭部通過會陰,最后外旋轉使雙肩依次娩出。這些動作能幫助胎兒適應產道形態(tài)變化,同時胎兒心率會隨宮縮出現加速或減速等變化。
第一產程初期孕婦子宮收縮力較弱,胎兒頭部開始銜接入盆。隨著產程進展,胎頭壓迫宮頸促進擴張,胎兒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質為呼吸做準備。孕婦體內前列腺素和催產素水平上升,形成正反饋循環(huán)加強宮縮。胎兒在此期間會通過胎動調整體位,多數會轉為枕前位利于分娩。

第二產程中孕婦每次宮縮時可屏氣用力2-3次,通過瓦氏動作增加腹壓。胎兒在產道內繼續(xù)旋轉下降,顱骨輕微重疊變形以通過產道。胎頭著冠時會陰體變薄擴張,孕婦需配合助產士指導控制用力節(jié)奏。胎兒娩出瞬間會出現自主呼吸反射,多數新生兒在30秒內發(fā)出啼哭。
胎兒娩出后子宮繼續(xù)收縮促使胎盤剝離,孕婦會有輕微宮縮痛和陰道流血。胎盤通常在5-30分鐘內完整娩出,醫(yī)務人員會檢查胎盤完整性。新生兒此時開始建立自主呼吸循環(huán),進行阿普加評分評估生命體征。孕婦需保持平臥觀察2小時,預防產后出血等并發(fā)癥。

分娩過程中孕婦應保持放松呼吸,避免過度緊張導致肌肉痙攣。產前可學習拉瑪澤呼吸法,掌握正確的屏氣用力技巧。胎兒監(jiān)護儀會持續(xù)監(jiān)測胎心變化,出現異常時醫(yī)務人員會及時干預。產后母嬰早接觸有助于刺激泌乳,新生兒應在1小時內完成首次母乳喂養(yǎng)。建議孕婦參加產前教育課程,了解分娩過程減輕焦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