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后跟痛走不了路

腳后跟痛走不了路可能與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跟骨骨刺、滑囊炎或應力性骨折等因素有關(guān),可通過休息制動、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局部封閉或手術(shù)等方式緩解。
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反復微損傷引發(fā)的炎癥,常見于長時間站立或運動人群。典型表現(xiàn)為晨起第一步疼痛明顯,活動后減輕但久行加重。急性期需減少負重活動,建議使用足弓支撐墊緩解壓力,疼痛明顯時可遵醫(yī)囑使用雙氯芬酸鈉凝膠局部涂抹或口服塞來昔布膠囊。夜間可佩戴足底支具保持筋膜拉伸狀態(tài)。
跟腱炎多因運動過度導致跟腱反復牽拉損傷,疼痛集中于腳跟后方,可能伴有局部腫脹。早期需立即停止跑跳運動,采用冰敷緩解炎癥,48小時后改為熱敷促進血液循環(huán)。嚴重者可短期使用氟比洛芬巴布膏貼敷,配合跟腱拉伸訓練?;謴推诮ㄗh穿有緩沖功能的運動鞋,避免赤足行走。
跟骨骨刺是跟骨底面骨質(zhì)增生形成的尖銳突起,常與足底筋膜炎并存。X線檢查可明確診斷,疼痛呈針刺樣且久站加重。治療以減輕局部壓迫為主,可定制矯形鞋墊分散壓力,疼痛發(fā)作時使用洛索洛芬鈉片消炎鎮(zhèn)痛。體外沖擊波治療對部分患者效果顯著,頑固性疼痛需考慮骨刺切除術(shù)。
跟骨后滑囊炎多因鞋子摩擦導致滑液囊發(fā)炎,表現(xiàn)為腳跟后上方紅腫熱痛。需更換寬松軟底鞋避免壓迫,急性期可局部注射醋酸潑尼松龍注射液消炎。日??捎脺厮菽_促進炎癥吸收,反復發(fā)作者需排除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等系統(tǒng)性疾病。
跟骨應力性骨折常見于骨質(zhì)疏松患者或運動量驟增者,疼痛呈進行性加重且夜間明顯。確診需依靠CT或核磁共振,初期須嚴格制動6-8周,使用足踝支具固定??膳浜习鲮⑺徕c片改善骨代謝,恢復期逐步進行負重訓練,預防再次骨折。
日常應避免穿硬底鞋或高跟鞋,選擇足弓支撐良好的運動鞋。每天可進行足底筋膜拉伸訓練:坐位伸直腿,用毛巾套住前腳掌向身體方向牽拉保持30秒。體重超標者需控制體重減輕足部負荷,運動前后做好熱身及放松。若疼痛持續(xù)2周無緩解或出現(xiàn)明顯腫脹變形,應及時至骨科就診排查腫瘤、感染等嚴重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