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吃飯會傳染乙肝?錯!真正在吃飯時傳播的疾病是這3類!

飯桌上總有人小心翼翼用公筷,生怕染上乙肝?其實(shí)這個擔(dān)心純屬多余!真正該防的"餐桌殺手"根本不是乙肝病毒。今天就來扒一扒那些真正能在飯桌上傳播的疾病,看完你就知道公筷該用在什么時候了。
一、乙肝不會通過共餐傳播的真相
1、病毒傳播途徑有講究
乙肝病毒主要通過血液、母嬰和性接觸傳播。它的生存能力決定了無法通過消化道感染,胃酸就是它的致.命克星。
2、唾液中的病毒量微乎其微
即便攜帶者的唾液含有病毒,濃度也低到可以忽略不計(jì)。除非雙方口腔都有嚴(yán)重傷口,否則日常共餐根本達(dá)不到感染條件。
二、真正要小心的3類餐桌傳染病
1、幽門螺旋桿菌
這個胃病元兇最喜歡"口口相傳"。共用餐具、互相夾菜都可能造成傳播。感染后可能引發(fā)胃炎、胃潰瘍,長期不治甚至?xí)?dǎo)致胃癌。
2、甲型肝炎
和乙肝不同,甲肝病毒完全可以通過食物傳播。被污染的海產(chǎn)品、生食蔬菜都是常見傳染源。發(fā)病時會出現(xiàn)乏力、黃疸等癥狀。
3、手足口病
雖然多見于兒童,但成人也可能中招。病毒通過飛沫和接觸傳播,聚餐時的密切接觸正是傳染高發(fā)場景。
三、這樣吃飯才安全
1、分餐制最理想
每人一份的用餐方式能最大限度阻斷病菌傳播。如果做不到完全分餐,至少要做到湯勺、公筷專人專用。
2、這些食物要特別注意
生魚片、醉蝦等生食風(fēng)險較高,孕婦、兒童和免疫力低下人群最好避免。涼拌菜要現(xiàn)做現(xiàn)吃,存放超過2小時就可能滋生細(xì)菌。
3、餐具消毒不能馬虎
家用消毒柜要定期使用,沒有條件的可以用沸水煮15分鐘。外出就餐時,可以用熱水燙洗餐具,雖然不能完全殺菌,但能減少表面微生物。
記住,預(yù)防病從口入的關(guān)鍵不是過度緊張,而是掌握科學(xué)方法。與其擔(dān)心不會傳染的乙肝,不如把注意力放在真正危險的病原體上。下次聚餐時,記得把這些知識分享給身邊過度緊張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