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頰間隙感染的方法有哪些
口腔科編輯
健康真相官
關鍵詞: #感染
口腔科編輯
健康真相官
關鍵詞: #感染
治療頰間隙感染的方法主要有切開引流、抗生素治療、局部理療、口腔清潔護理和營養(yǎng)支持。

對于形成膿腫的頰間隙感染,通常需要手術切開引流。通過局部麻醉后在膿腫最低位做切口,排出膿液并放置引流條。術后需定期換藥,保持引流通暢。該方法能迅速減輕局部腫脹和疼痛,避免感染擴散。
根據(jù)病原菌培養(yǎng)和藥敏結果選擇敏感抗生素,常用藥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頭孢呋辛和甲硝唑等。嚴重感染可能需要靜脈給藥。抗生素治療需足療程,避免耐藥性產(chǎn)生。治療期間需監(jiān)測肝腎功能。
早期未化膿階段可采用超短波或紅外線理療,促進炎癥吸收。每日治療1次,每次15-20分鐘。理療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疼痛,但已形成膿腫時應停止使用。治療時需注意避免燙傷。

加強口腔衛(wèi)生,使用復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每日3-4次。飯后及時清除食物殘渣,可用軟毛牙刷輕柔清潔患側(cè)牙齒。保持口腔清潔有助于控制感染,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流質(zhì)或半流質(zhì)飲食,如牛奶、雞蛋羹、肉湯等。保證每日充足熱量攝入,必要時可補充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營養(yǎng)支持能增強機體抵抗力,加速組織修復。避免過硬、過熱食物刺激患處。

頰間隙感染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疲勞。治療期間密切觀察體溫和局部腫脹變化,如出現(xiàn)高熱、呼吸困難等需及時就醫(yī)?;謴推诳蛇m當進行面部肌肉按摩,促進功能恢復。保持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定期口腔檢查,預防感染復發(fā)。飲食上繼續(xù)保證營養(yǎng)均衡,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避免吸煙飲酒等不良習慣,有助于全面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