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和鼻中隔骨折的區(qū)別

鼻中隔偏曲與鼻中隔骨折在病因、癥狀及治療上存在明顯差異。鼻中隔偏曲主要由發(fā)育異?;蚵匝装Y引起,表現為鼻塞、頭痛;鼻中隔骨折多因外傷導致,常伴隨鼻出血、面部腫脹。兩者的處理方式主要有保守觀察、藥物治療和手術矯正。
鼻中隔偏曲多與先天性發(fā)育異?;蜷L期慢性鼻炎相關,鼻中隔軟骨或骨質在生長過程中偏離中線。鼻中隔骨折則直接由外力撞擊引起,如運動損傷、交通事故等,可能導致鼻中隔軟骨斷裂或骨質粉碎。
鼻中隔偏曲患者常見單側持續(xù)性鼻塞、睡眠打鼾,嚴重時可引發(fā)反復鼻竇炎。鼻中隔骨折急性期會出現劇烈疼痛、鼻梁變形,部分患者伴有嗅覺減退或腦脊液鼻漏等嚴重并發(fā)癥。
鼻內鏡檢查可直觀觀察鼻中隔偏曲的形態(tài)和程度,CT掃描能精確測量偏曲角度。鼻中隔骨折需結合外傷史,通過鼻骨X線或三維CT重建判斷骨折線走向及是否合并周圍組織損傷。
輕度鼻中隔偏曲可采用鼻用激素緩解癥狀,影響呼吸功能者需行鼻中隔成形術。鼻中隔骨折需在傷后2周內復位,陳舊性骨折合并畸形則需同期進行鼻中隔矯正與鼻外形修復手術。
鼻中隔偏曲術后復發(fā)率低于5%,多數患者通氣功能明顯改善。鼻中隔骨折復位后需保護鼻部3個月,約15%患者可能遺留鼻梁塌陷或通氣障礙,需二次手術干預。
日常護理中,鼻中隔偏曲患者應避免用力擤鼻,保持鼻腔濕潤可減輕不適;鼻中隔骨折康復期需禁止劇烈運動,佩戴防護面罩。兩者均建議定期復查鼻內鏡,術后飲食宜補充維生素C和蛋白質促進黏膜修復,冬季使用加濕器維持空氣濕度。出現持續(xù)鼻出血、呼吸困難等癥狀時應及時返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