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主要區(qū)別在于病因、發(fā)病年齡、治療方式及胰島素依賴程度。
1、病因不同1型糖尿病主要由自身免疫破壞胰島β細胞導致胰島素絕對缺乏;2型糖尿病與胰島素抵抗為主伴隨相對分泌不足有關。
2、發(fā)病年齡1型多在兒童青少年期急性起?。?型多見于中老年人且起病隱匿。
3、治療方式1型需終身胰島素替代治療;2型可通過口服降糖藥、生活方式干預控制,后期部分需胰島素補充。
4、并發(fā)癥差異1型易早期出現(xiàn)酮癥酸中毒;2型更易合并心血管疾病及代謝綜合征相關表現(xiàn)。
兩類糖尿病均需定期監(jiān)測血糖并預防并發(fā)癥,具體診療方案需由內分泌科醫(yī)生制定。
24小時尿酸參考值通常為1.5-4.4毫摩爾/24小時(或250-750毫克/24小時),實際數(shù)值可能受飲食結構、代謝狀態(tài)、腎功能、藥物因素等影響。
1、飲食結構:高嘌呤飲食如動物內臟、海鮮可能使尿酸值短期升高,需保持低嘌呤飲食。
2、代謝狀態(tài):劇烈運動或脫水可能導致尿酸排泄減少,建議檢測前保持正常作息。
3、腎功能:腎小球濾過率下降會影響尿酸排泄,慢性腎病患者的尿酸值可能持續(xù)偏高。
4、藥物因素:利尿劑、抗結核藥等可能干擾尿酸代謝,檢測前需告知醫(yī)生用藥史。
檢測前3天應避免飲酒和高嘌呤食物,留取24小時尿液時需冷藏保存,結果異常建議復查并排查痛風、腎功能不全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