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結石最大直徑可超過100毫米,但臨床常見結石多在20毫米以內,具體大小與結石成分、形成時間及個體代謝異常有關。
1、草酸鈣結石最常見類型占八成以上,質地堅硬易形成較大結石,可能與高草酸飲食、遺傳性高草酸尿癥有關,需限制菠菜堅果攝入。
2、磷酸鈣結石多繼發(fā)于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或腎小管酸中毒,結石生長較快且易形成鹿角形結石,需治療原發(fā)病并堿化尿液。
3、尿酸結石與高尿酸血癥相關,X線下顯影較淡但體積可較大,通過降尿酸治療和增加尿量可溶解。
4、感染性結石由變形桿菌等產脲酶菌引起,結石呈鹿角形填充腎盂,需抗生素治療同時手術取石。
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預防結石增大,出現(xiàn)腰痛血尿癥狀應及時進行超聲檢查,超過20毫米的結石通常需要體外碎石或手術治療。
結石手術對身體傷害多數(shù)情況較小。手術創(chuàng)傷程度主要與結石位置、手術方式、患者基礎健康狀況等因素有關。
1、結石位置輸尿管結石通常采用創(chuàng)傷較小的輸尿管鏡手術,腎結石根據(jù)大小可能選擇經皮腎鏡或體外沖擊波碎石。
2、手術方式微創(chuàng)手術如輸尿管軟鏡僅造成2-3毫米切口,傳統(tǒng)開放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但目前已較少使用。
3、健康狀況合并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礙等基礎疾病可能增加手術風險,術前需全面評估。
4、術后恢復微創(chuàng)手術通常3-5天可出院,完全恢復需2-4周,期間可能出現(xiàn)短暫血尿或腰痛。
術后建議多飲水保持每日尿量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攝入,遵醫(yī)囑定期復查預防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