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可通過典型癥狀、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及神經功能評估綜合判斷,常見表現包括腰痛伴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試驗陽性、MRI顯示椎間盤壓迫神經根等。
1. 癥狀識別腰痛合并單側下肢放射性疼痛是典型表現,咳嗽或久坐時加重,可能伴隨足部麻木或肌力下降,需記錄癥狀發(fā)作頻率和持續(xù)時間。
2. 體格檢查醫(yī)生通過直腿抬高試驗、跟腱反射測試等評估神經受壓程度,腰部叩擊痛陽性提示椎間盤病變,肌力分級可判斷神經損傷嚴重性。
3. 影像學檢查腰椎MRI能清晰顯示髓核突出位置和神經受壓情況,CT三維重建輔助判斷骨性結構變化,X光片主要用于排除其他脊柱疾病。
4. 鑒別診斷需與腰椎管狹窄、梨狀肌綜合征等疾病區(qū)分,肌電圖檢查幫助定位神經損傷節(jié)段,腫瘤標志物檢測排除轉移性骨病變。
出現持續(xù)性腰痛伴下肢癥狀應及時就醫(yī),避免久坐和負重活動,急性期建議臥硬板床休息,康復期可進行游泳等低沖擊運動強化核心肌群。
手上起筋包可通過熱敷按摩、藥物治療、穿刺抽液、手術切除等方式緩解。筋包通常由腱鞘囊腫、外傷刺激、慢性勞損、結締組織退變等原因引起。
1、熱敷按摩早期腱鞘囊腫可每日熱敷患處促進血液循環(huán),配合輕柔按摩幫助消散囊液,避免用力擠壓導致炎癥加重。
2、藥物治療疼痛明顯時可遵醫(yī)囑使用雙氯芬酸鈉凝膠、氟比洛芬貼膏等外用消炎鎮(zhèn)痛藥,或口服塞來昔布膠囊緩解癥狀。
3、穿刺抽液較大囊腫可在消毒后穿刺抽出膠凍狀囊液并注入糖皮質激素,需由醫(yī)生操作避免感染,復發(fā)概率較高。
4、手術切除反復發(fā)作或影響關節(jié)功能的囊腫需手術完整切除囊壁,術后需制動患肢兩周防止復發(fā)。
日常應避免手部過度用力,從事重復性動作時佩戴護具,出現持續(xù)疼痛或活動受限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