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健脾的中藥主要有熟地黃、山藥、白術、茯苓等,也可遵醫(yī)囑使用金匱腎氣丸、四君子湯、歸脾丸、參苓白術散等方劑。建議在中醫(yī)師辨證指導下合理用藥,避免自行配伍。
熟地黃性微溫,歸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的功效,適合腎陰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
山藥性平味甘,能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對脾虛食少、久瀉不止有調理作用。
白術健脾益氣,常用于脾胃虛弱導致的食欲不振、腹脹便溏等癥狀。
茯苓利水滲濕兼能寧心,適用于脾虛濕盛引起的水腫和心悸失眠。
由附子、肉桂等組成,溫補腎陽,主治腎陽不足所致的畏寒肢冷、夜尿頻多。
含人參、白術等,益氣健脾,針對脾胃氣虛引起的面色萎黃、氣短乏力。
含黃芪、龍眼肉等,補氣養(yǎng)血健脾,適用于心脾兩虛導致的失眠健忘。
以人參、茯苓為主,健脾滲濕,改善脾虛濕困引起的腹瀉納差。
日??纱钆浜诙?、芡實等食材食療,避免生冷油膩食物,適度練習八段錦以增強脾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