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鼻出血雖可發(fā)生在鼻腔的任何部位,但與血管的分布有密切關(guān)系。臨床上可按鼻出血發(fā)生的部位分為上鼻出血、前鼻出血和后鼻出血3個易出血區(qū)。
(一)上鼻出血區(qū)
上鼻出血的血液供給,系來自篩前或篩后動脈的分支,屬于頸內(nèi)動脈系統(tǒng)。
(二)后鼻出血區(qū)
其血液供給系來自蝶腭動脈或其分支,屬于頸外動脈系統(tǒng)。
(三)前鼻出血區(qū)
前鼻出血區(qū)的部位是在鼻中隔的前下方,為篩前動脈、蝶腭動脈、腭大動脈和上唇動脈末指支的吻合網(wǎng)。該區(qū)稱為立特(Little)區(qū)。在此區(qū)前,鼻小柱后有一靜脈吻合網(wǎng),稱為克氏網(wǎng)叢(Keisselbach’splexus)。該處覆以薄層較膜,而缺乏薄膜下層組織。檢查時,常見局部小血管怒張,多為鼻底的上升血管,有時出血點靠近鼻前庭的皮膚效膜交界處,所謂“鼻中隔出血性息肉”,亦好發(fā)于此處。
一、局部原因
(一)特發(fā)性
(二)外傷性
由于局部機械性損傷,如挖鼻、提鼻、鼻飼、鼻腔異物等。顱底骨折引起頸內(nèi)動脈破裂(借道鼻出血)。手術(shù)外傷,如上頜竇刺洗、鼻腔活檢、鼻甲手術(shù)等。
(三)炎癥性
急性鼻炎、急性鼻竇炎、干燥性鼻炎、萎縮性鼻炎、鼻中隔級膜糜爛、有害化學(xué)氣體的刺激以及特異性感染,如白喉等。出血性壞死性鼻息肉是類似惡性腫瘤的一種出血性疾病。病理檢查可證實。
(四)鼻中隔疾病
鼻中隔偏曲、穿孔等。
(五)鼻腔鼻竇腫瘤
1.良除腫瘤鼻中隔毛細血管瘤、鼻腔鼻竇血管瘤。
2.惡性腫瘤鼻腔鼻竇惡性腫瘤、惡性肉芽腫等。
(六)鼻咽部腫瘤
鼻咽纖維血管瘤、鼻咽癌等。
二、全身原因
(一)血液病
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二)高血壓、動脈硬化。
(三)靜脈壓增高
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
(四)維生素E、K、B2、p缺乏。
(五)中毒
汞、磷、砷、苯中毒。
(六)其他
急性傳染病、內(nèi)分泌失調(diào)(異位月經(jīng))、風(fēng)濕熱活動期、尿毒癥、敗血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