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疼痛的保健

小腿疼痛可通過熱敷按摩、適度拉伸、補充營養(yǎng)、調(diào)整運動方式、穿戴護具等方式保健。小腿疼痛可能與肌肉勞損、缺鈣、靜脈曲張、腰椎病變、骨質(zhì)疏松等因素有關(guān)。
熱敷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肌肉緊張。使用40-45℃熱毛巾敷于疼痛部位10-15分鐘,配合拇指指腹順時針按摩小腿三頭肌。注意避免燙傷,糖尿病患者慎用高溫熱敷。若出現(xiàn)皮膚發(fā)紅或疼痛加劇需立即停止。
針對腓腸肌進行坐位勾腳背拉伸,每次保持30秒重復(fù)3組。運動后做弓步壓腿動作可預(yù)防乳酸堆積。拉伸時應(yīng)感受肌肉適度牽拉感,避免彈振式拉伸。合并韌帶損傷或急性扭傷時禁止強行拉伸。
每日攝入300ml牛奶補充鈣質(zhì),搭配維生素D3促進吸收。適量食用香蕉、菠菜補充鉀鎂元素預(yù)防肌肉痙攣。蛋白質(zhì)攝入量按每公斤體重1.2-1.5克計算,可選擇魚肉、雞胸肉等優(yōu)質(zhì)蛋白。
避免長時間爬山、爬樓梯等離心性運動,改為游泳、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跑步時選擇緩沖性能好的運動鞋,單次跑步距離不超過日常訓練量的20%。運動前后做好充分熱身與放松。
日間使用梯度壓力襪改善靜脈回流,夜間穿戴小腿護具保持肌肉松弛狀態(tài)。選擇醫(yī)用二級壓力襪,晨起穿睡前脫。護具松緊度以能插入一指為宜,避免過緊影響血液循環(huán)。
建議保持每日6000-8000步中等強度步行,避免久坐超過2小時。睡眠時墊高小腿15-20厘米促進血液回流。若疼痛持續(xù)超過1周或伴隨腫脹發(fā)熱,需排查深靜脈血栓、應(yīng)力性骨折等疾病。注意觀察疼痛是否向足部放射或伴隨腰背酸痛,必要時進行肌電圖或腰椎MRI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