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肝的護理措施是什么?

關鍵詞: #護理
關鍵詞: #護理
鵝口瘡是嬰幼兒周圍多發(fā)的口腔疾病,這種疾病的發(fā)生傷害了很多嬰兒的健康,朋友們應該重視鵝口瘡,自己的嬰兒發(fā)病后應該注意疾病的護理,下面向朋友們介紹鵝口瘡的護理方法。
鵝口瘡是由白色念珠菌霉菌引起的口腔粘膜炎癥,也稱為口腔念珠菌病,是嬰幼兒常見的口腔炎癥,特別是新生兒期常見。平時使用的奶瓶和其他食物的餐具消毒不嚴格,或者母親喂奶時乳頭不干凈的話,嬰兒有可能感染霉菌。另外,嬰兒出生時通過生產(chǎn)容易感染白念珠菌。新生兒口腔有鵝口瘡,可用棉千蘸制霉素溶液(每10毫升冷熱水含20萬單位制霉素)涂抹口腔患部,或用1%龍膽紫涂抹口腔,或用2~3%碳酸氫鈉(小蘇打)溶液涂抹口腔冰硼散或硼砂甘油。以上藥物每天可涂3~4次。
哺乳后,用1%的龍膽紫溶液滴在新生兒的舌頭下,使舌頭活動,涂在整個口腔上。一般每日滴2~3次,同時補充復合維生素B和維生素C,每日二次,每次各一片,壓碎成粉,加水溶解后喂。新生兒鵝口瘡是可以預防的,平時只要注意口腔護理,每次喂完奶后再喂幾口溫開水,就可以沖走留在口腔內(nèi)的奶水,這樣霉菌就不會了。另外,每次喂奶前,把牛奶的頭擦干凈,雙手也要洗干凈。新生兒使用的食具,必須煮沸消毒。
兒童患鵝口瘡后,應檢查抗菌素是否不合理使用,如有,應立即糾正。然后用2%的蘇打水漱口或擦口,涂上霉素藥和中藥冰硼散等。嬰兒反復患鵝口瘡,排除上述衛(wèi)生狀況等原因后,必須考慮嬰兒是否為免疫功能異常。免疫功能異常的嬰兒容易感染病原菌,多次生病,除了家長做嬰兒常用品的消毒工作外,還建議盡快帶嬰兒去醫(yī)院檢查,檢測病因,對癥治療。
注意兒童口腔清潔,指導服裝,加強個人衛(wèi)生。哺乳前后用溫水沖洗乳頭,哺乳后給嬰兒少量溫水。用不到1:3的銀花甘草液等擦拭口腔,每天3~4次,局部潰瘍可以涂適量的冰硼散或1%的龍膽紫。觀察病兒口腔粘膜及舌面白屑的增減及吮乳情況。若見病兒煩躁、口臭、流涎、便秘,吮浮時啼哭,吞咽、呼吸困難時,應及時送往醫(yī)院處理。發(fā)熱者,定時測量體溫,給予物理降溫,喂服淡鹽水或溫開水??诔舯忝卣?,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用大黃粉1克,用熱水浸泡后服用。中藥湯劑應少量多次溫服。瘡面用綠袍散化水以棉簽液擦口,再用冰硼散加麻油調敷涂口腔患處,每日3次-5次。乳母飲食清淡,忌辛辣、酒類刺激性食品。一次喂奶不要太飽,便秘的人可以喝蔬菜湯。兒童奶瓶、奶頭、餐具應經(jīng)常清潔消毒。
了解以上內(nèi)容后,了解鵝肝的護理方法是什么,嬰兒出現(xiàn)鵝肝癥狀后,對他們的口腔健康造成很強的傷害,我們應該更多地了解這種疾病,關注嬰兒的口腔狀況,發(fā)病后盡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