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做錯事和受到懲罰
學前教育編輯
健康科普君
學前教育編輯
健康科普君
孩子做錯事,我經(jīng)常懲罰他,但我老師說不能濫用懲罰。請問一下,孩子做錯事不能判刑嗎?為什么不能濫用懲罰?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懲罰是敏感性強、沒有危險的教育手段。
首先要指出的是這里所說的懲罰,不包括體罰。體罰是違法的,絕對不允許。這里所說的懲罰是指父母憤怒地斥責、剝奪孩子的正當權利、引起孩子身心痛苦的行為。
心理學家認為,對孩子的懲罰在短期內(nèi)有一定的效果,但沒有長期的效果。嚴厲的懲罰和長期的懲罰最終會形成孩子兩種對立的性格特征。
一個是憤怒、反叛(我不服從你們說的話?。?、反抗(打我也不怕??;
另一個是服從(我還很小,只能照你說的做。)、恐懼(如果你能躲起來,不要被發(fā)現(xiàn)。)和退縮(反正我不是個好孩子。)。
即使是輕微的懲罰,對孩子來說也很有魄力。孩子既有敏感的自尊心,又有公平的敏銳感覺
不公平的懲罰,孩子非常不滿,改變對監(jiān)護人的意見,最終改變對自己的評價。因此,成年人必須特別慎重地處罰。
如果一個孩子不是故意做壞事,事情不那么嚴重,就不要受到懲罰。如果孩子的行為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果妨礙他人的活動或損害財產(chǎn),他可以退出現(xiàn)場,過一會兒再回到活動中。
蘇霍姆林斯基說:應該認真考慮什么因素讓孩子做這件事,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相信孩子可以用自己的努力改正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