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破壞父母威信的九件事
學前教育編輯
醫(yī)普觀察員
學前教育編輯
醫(yī)普觀察員
父母的權(quán)威是怎樣一步步失去的?著名家庭教育學者王曉春曾就這個問題作過深入研究,并且總結(jié)了9種最容易失去權(quán)威的父母之道。我們當然希望里面沒有你的影子。但如果已經(jīng)有了,別擔心,只要你仔細閱讀王曉春老師的點評,認真思考我們給出的建議,我們就有辦法讓你——

怎樣失去的權(quán)威,怎樣拿回來
個案一:溺愛遷就,權(quán)威失去原則性
從幼兒園回來,津津在家看動畫片,媽媽在做飯。這時,門鈴響了。我是爸爸!津津馬上就要開門了。媽媽在廚房里喊。但津津沒聽到,動彈不得。這個女孩!媽媽一邊喃喃自語,一邊走去開門。
王老師評價:
母親的做法等于對孩子說:我的話,合理,不聽也行,不聽也行。這樣的事情積累了成百上千,孩子當然不聽話——父母訓練。
正確的做法:
隨時不做無原則的讓步。例如,津津的母親必須主張津津開門。不要毫不猶豫地關(guān)掉電視。目的要她明白兩點:
1. 我只顧自己看電視,不去給爸爸開門,是不對的;
2. 我跟媽媽頂嘴沒有什么好處。本來去開門只不過少看一小會電視,這下可好,一晚上不讓看了。下回還是聽話為好。
案例2:要求多,權(quán)威失去可接受性
小雨暑假到鄉(xiāng)下奶奶家,就像野生孩子一樣:高高低低,午睡,不按時吃飯,不洗臉,不刷牙!鄰居很奇怪:“野歸野,怎么牙也不刷呢?”奶奶卻能理解:“我那個媳婦有潔癖,平時管得嚴,小雨翻翻書都要洗手,吃點零食都要刷牙,忘記了就嘮叨個沒完。孩子可能是被管怕了!
暑假結(jié)束回家,母親發(fā)現(xiàn)小雨好像變成了個人。不像以前那樣聽話的結(jié)果,她越來越嘮叨,小雨開始抵抗,母子的摩擦越來越大,母親的話小雨就越不聽了。
王老師評價:
承認孩子必須聽自己的話,要求太多,太細,太死,孩子不照顧,和孩子競爭,不斷譴責嘮叨。孩子很煩惱,當然抵抗,父子關(guān)系成為持久戰(zhàn),有計劃地訓練孩子,等待孩子破壞監(jiān)護人的權(quán)威是不明智的。
正確的做法:
權(quán)威必須具有可接受性,必須以尊重孩子為前提,合理,不能強迫會場。對孩子的要求要慎重,要求合理,同時不要太多。為了不讓孩子失去彼此,一步一步地反感,必須一步地來。
個案三:情緒性管理,權(quán)威失去穩(wěn)定性
阿永在幼兒園又被老師批評了,因為他又跟蘭蘭爭搶玩具。差不多放學時,他心里有點害怕:上次老師跟爸爸告狀時,爸爸說他敢再犯就要狠狠收拾他。今天爸爸會怎么對付他呢?
誰也想不到的是,今天爸爸在聽老師講完之后,竟然只是笑呵呵地跟老師道了個歉,一點也沒怪阿永!在回家的路上,阿永感到不安,但父親高興地說:父親的設計獲獎了!得了1000元獎金吶!你想買什么?告訴我!告訴我!爸爸馬上給你買!
王老師評價:
權(quán)威要求穩(wěn)定,沒有穩(wěn)定就無法談論權(quán)威。父母對孩子的態(tài)度沒有穩(wěn)定的原則,自己是否高興,心情不好,孩子是對的也要批評的心情好,孩子再錯也笑,這就是所謂的感情管理。這樣的家長看似權(quán)威,其實是假權(quán)威,不穩(wěn)定,沒有教育價值。
正確的做法:
孩子做錯了什么,上次說要嚴格收拾,這次一定要收拾。設計獲獎是件好事,想給孩子買禮物也沒有問題,但是最好先抑制喜悅,等孩子的錯誤處理了再說。獎勵懲罰,必須落在正確的地方。千萬不能讓孩子認為自己對錯不重要,看準家長臉色就萬事大吉。
案例4:夫妻內(nèi)訌,權(quán)威失去完整性
明明總是被樓上的小彬欺負。幾次后,父親說:他再欺負你,你就還手!男生要有男生的樣子!
明確記住了父親的話。這一天,小彬又來搶他的皮球,他勇敢地還手了。但是回家,因為衣服被撕了,媽媽說:聽爸爸胡說八道!他知道什么?他在單位還不是欺負人嗎?今后不要吵架……
看著父親,父親只是苦笑,躲在房間里抽煙。
王老師評價:
監(jiān)護人的教育思想不一致,權(quán)威破裂,失去完整性的孩子鉆空子,監(jiān)護人的權(quán)威就會失去。另外,父親妻子嚴格管理,母親大權(quán)獨占,在孩子面前數(shù)丈夫,容易失去丈夫的威信,孩子長大后母親無法管理時,監(jiān)護人的權(quán)威迅速崩潰。
正確的做法:
無論還手是否正確,如果丈夫說還手,即使妻子不同意,也不會當面支持,至少要保持沉默。夫妻雙方有不同的意見,應該在背后協(xié)商,在孩子面前決不能互相拆臺。要知道對方失去權(quán)威的日子是你自己權(quán)威崩潰的時候。
案例5:要求過高,權(quán)威失去可行性
上次梨考鋼琴5級時說要過5級,為什么說話不算數(shù)?明天升級考試,如果你不能再做了,別怪我不客氣!”媽媽最后撂下這句話,離開了小雯的房間。
小雫一個人坐在鋼琴前,想哭卻哭不出來:什么是說話?你們說的,不是我說的!5級?!我才學了一年多,怎么過五級?你們看到梨過了就吵著讓我過去,梨學了三年!梨媽媽教鋼琴!你們呢?你們連簡譜都不知道!
想了很長時間,越想越想哭,文先生決定睡覺習!練習也是徒勞的練習,反正明天不行,那時父母喜歡怎么辦呢
王老師評價說,
對孩子的要求過高,權(quán)威就會失去可行性,即使再厲害也不能實現(xiàn)這個權(quán)威。孩子做不到,結(jié)果父母自己打自己的嘴,孩子忽視父母的權(quán)威,打破罐子摔倒了。
正確的做法:
認真分析情況,慎重提出要求。要求能實現(xiàn),中途要不斷表揚。小雯學琴一年多就能參加五級考試,已經(jīng)取得了驚人的進步。與其苦苦相逼,不如多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和成績,甚至是孩子自己都沒有覺察到的優(yōu)點,孩子反而會更信服你、尊重你。
個案六:其身不正,權(quán)威失去感召力
睦睦爸爸媽媽要求睦睦每天晚上要練琴、寫字和看書,可爸爸三天兩頭不是呼朋喚友到家里打牌,就是他到別人家搓麻將;媽媽則是個電視迷。
一天晚飯后,父親接到老朋友的電話準備外出時,看到和平還坐在電視前不動,不高興地對和平說:不要再看電視了,快練琴,寫字。和平無情地拿出筆記本和筆,眼睛瞄準筆記本,瞄準電視,字寫得歪曲。
寫完一頁并不容易,應該練習鋼琴。他的曲子彈不了好幾次,借口喝水,撒尿去大廳看電視,媽媽怎么說都沒用。說了很多話,和平說:真慘啊。爸爸可以出去玩。媽媽可以看電視。我什么時候當爸爸好呢?
王老師評價:
真正的權(quán)威不僅僅是監(jiān)護人的地位和身份,更重要的是監(jiān)護人的人格感動力。為了提高人格感動力,父母必須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的事,自己努力做。否則,只有勢力壓迫人,說話不硬,容易失去權(quán)威。
正確的做法:
臺灣教育家說:教育沒有別的,只是榜樣。這句話也適用于權(quán)威的培養(yǎng)。讓孩子學習,家里有學習的氛圍,父母必須做學習的榜樣,其他好習慣的培養(yǎng)也不可或缺。你自己去玩,孩子不想玩,怎么能讓他習呢?孩子欽佩你,愛你,不施壓,也愿意聽從你的指導。
案例7:語言不可靠,權(quán)威失去信賴的基礎(chǔ)
阿聰啊,明天幼兒園的演講比賽加油!贏得第一名,媽媽帶你去香港找表哥!
阿聰好像沒聽見,繼續(xù)翻小畫書。
媽媽和你說話!這孩子,一點禮貌都沒有!爸爸瞪著他一眼。
“算了算了,兒子生我氣呢!上次說得名次就去香港,結(jié)果不是非典沒去成嘛!唉,聰啊,媽媽不是故意的……”媽媽走過去,半是安慰半是道歉地想摸摸他的頭。
阿聰偏頭,躲開了。一眼媽媽一眼,他還什么也沒說。
上次比賽結(jié)束后,所有的好朋友都知道自己要去香港,最后……他知道非典害,知道母親不是故意的。但是,即使經(jīng)典過去了也不會補充,所以說要拿到第一個才能去。我并不少見。阿聰心情不好。
王老師評價:
沒有信任就沒有權(quán)威。許多孩子總是向父母保證,但事后不能。遇到這種情況,我建議家長先不要怪孩子,想想自己是否也經(jīng)常說話不算數(shù)。一般來說,父母一貫遵守諾言,孩子不會這樣。因此,父母只要答應,就必須實現(xiàn)。不講信譽的家長是難有權(quán)威的。
正確的做法:
約定前必須考慮:不值得約定這個約定嗎?許下了能否兌現(xiàn)?如果當時沒有考慮清楚貿(mào)然許下了,只要不是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該兌現(xiàn)的時候就得兌現(xiàn)。即使是因為客觀因素無法兌現(xiàn),也應向孩子說明,取得孩子的理解,并尋找機會予以補償。
這種事情沒有任何余地。實在要說有,也只在下一次—下次許諾的時候,想想你頭上父母的冠冕,想想你的話一旦出口意味著什么。然后,慢慢地承諾。
案例8:豆腐心刀口,權(quán)威失去感情基礎(chǔ)
街上,一個女人抓住少年的耳朵說:我在哪里對不起你?前輩欠你的嗎?你出生就是這樣報答我嗎?我退休多年了,賣香蕉也要讀書。你是豬頭嗎?你能給我考一科合格嗎?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求過路人一個接一個地勸說,只有少年漠不關(guān)心,機械地揉著紅腫的耳朵,臉上沒有表情……
王老師說:
擔心孩子,擔心孩子,如果方法不當,孩子就會相反地理解。如果有上司的話,一整天都在批評、貶低、罵、不理解你,你愿意服從他嗎?建立權(quán)威是為了管理孩子,如果你經(jīng)常罵人,公開羞辱,孩子和你沒有親情,他會聽你的嗎?你還在做什么?
正確的做法:
確立權(quán)威,首先要確立感情基礎(chǔ)。家長要善于將心比心,善于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讓孩子感覺到你愛他,理解他,孩子才會愿意聽家長的話。特別要注意不要在公共場合懲罰和羞辱孩子,問沒有自尊心的孩子,怎么尊重父母?
案例9:濫用強權(quán),權(quán)威容易被稱霸
鑫鑫聽幼兒園的孩子們說海洋館很開心,里面有很多聰明的海豚。但是,父親說:有什么好玩的嗎?又貴了!又貴了!去看爸爸打網(wǎng)球比較好玩。
本周他得到了三朵紅花,父親終于答應星期六帶他去海洋館,但事先聲明下雨不說話。
周五晚上,真的下雨了,鑫鑫心里難受。父親安慰了他幾句話,忙著打電話約人的第二天早上打球。
誰知道,第二天早上,天晴了!鑫鑫高興地跑出房間找爸爸,卻見爸爸已經(jīng)拿好了球袋、換好了衣服,準備出門了。
爸爸,晴了!”鑫鑫小聲說。
“哦,晴了?好像是晴了??墒橇质迨逅麄冞€在等爸爸呢,昨天約好了—”爸爸邊支支吾吾邊往外走,眼睛有點不敢看他。
鑫鑫突然哭了起來,拉著父親的球袋靠在地上。你說的不算數(shù)!你不是個好爸爸!不準走-
放開!起來!爸爸很著急。有規(guī)則嗎?你反抗了你嗎?說不走就不走!晴天也不去!我是你爸,你要聽我的!
王老師評價說
這種權(quán)威只能抑制孩子,不能接受。因為對孩子傳達的信息是人與人之間沒有道理,沒有說不出來,只有等級、尊卑、強弱。只要你是弱者,你總是錯的。只要你是強者,你總是對的。這會讓孩子在心里忍受,想長大后再說。長大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力量,感覺自己成了氣候,孩子必須挑戰(zhàn)監(jiān)護人的權(quán)威,奪取權(quán)利,自己品嘗權(quán)利者的味道。
正確的做法:
想要權(quán)威,道理先行。讓道理說話,比吹胡子瞪眼更有力,更有利。確實下雨的話,父親可以直接去打球,但是天氣確實晴朗了,這個球怎么也打不出來,約定的桑普拉四斯,阿加西,張德培!
即使不后悔,也要和兒子講道理,提出和他商量的老子的稱號壓制孩子,是最愚蠢、最無能的老子能做的事。
專家:北京基礎(chǔ)教育研究所王曉春
了解更多科學早期教育知識,請登錄早期教育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