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是怎么引起的怎么治療
婦科編輯
健康解讀者
婦科編輯
健康解讀者
宮頸糜爛可能由激素水平變化、慢性炎癥刺激、機械性損傷、病原體感染、宮頸上皮異位等因素引起,可通過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生活方式調整、定期復查等方式干預。

青春期、妊娠期或口服避孕藥時,雌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導致宮頸柱狀上皮外移,形成生理性糜爛樣改變。這類情況通常無需特殊治療,定期隨訪觀察即可,若伴隨分泌物增多可局部使用保婦康栓調節(jié)微環(huán)境。
長期陰道炎或宮頸炎未及時控制,炎癥因子持續(xù)刺激可導致宮頸黏膜充血水腫。需針對病原體選擇抗感染治療,如細菌性感染可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衣原體感染建議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同時配合苦參凝膠局部消炎。
多次人工流產、分娩撕裂或性生活粗暴可能造成宮頸組織損傷。急性期需避免性生活,使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陳舊性損傷合并宮頸肥大者,可考慮射頻消融術修復。

高危型HPV持續(xù)感染可能誘發(fā)宮頸上皮內瘤變,表現為糜爛伴接觸性出血。需進行陰道鏡活檢明確病變程度,CIN1級可選用干擾素栓抗病毒治療,CIN2-3級建議行宮頸錐切術。
先天性宮頸柱狀上皮外翻屬于正常生理變異,絕經后雌激素下降可自行消退。若出現白帶異?;蚍磸统鲅?,可采用激光、冷凍等物理治療促進鱗狀上皮再生,治療期間禁止盆浴和游泳。

日常需注意保持外陰清潔干燥,選擇純棉透氣內褲并每日更換;避免使用堿性洗液沖洗陰道,以防破壞菌群平衡。飲食上增加優(yōu)質蛋白和維生素攝入,如雞蛋、魚肉及深色蔬菜;規(guī)律作息有助于調節(jié)內分泌。建議每年進行TCT和HPV聯(lián)合篩查,治療后3-6個月復查陰道鏡。出現同房出血、膿性分泌物或下腹墜痛時應及時就診。